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报道:文学院开展海派绒绣调研活动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7-26 00:32

QQ图片20140726002138 QQ图片20140726002126

——针线交织的传统文化


7月19日,上海政法学院文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再次来到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对于海派绒绣文化进行了调研。作为第二批收入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艺术,海派绒绣也有相当的历史沉淀。

上午时分,我们来到海派绒绣展示厅,恰逢两位绒绣老师正在进行绒绣的制作工艺。为了不打扰到老师们的工作,团队成员先对周围的展品进行了一些观赏和了解。在工艺老师绣制间隙,团队成员上前询问了拍照事宜以及简单了解了海派绒绣这项传统美术。据悉,海派绒绣是用彩色羊毛绒线在特制网眼麻布上进行绣制的手工技艺,最早起源于西欧。19世纪末传入中国,20世纪传入上海。海派刺绣在制作工艺上也融合了东方刺绣的针法,对于传统欧洲对于绒绣的制作方法作了多重改革,使得海派绒绣比起西方欧洲而言,更有“海派”的味道。

调研结束后,团队成员在对之前剪纸艺术了解的基础上又对绒绣艺术再加以接触。这充分调动了团队成员对于传统工艺美术以及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了解的浓厚兴趣,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使多的青年朋友加入我们的行列。(蒋梦茜 供稿)

上海政法学院文学院


文学院团总支


2014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