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7月25日,社会管理学院学生在上海部分社区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社区垃圾分类实际效果问题研究”的相关调研活动,向社区居民发放有关垃圾分类的调查问卷,深入了解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情况。
社区是生活的场所,垃圾分类又是一个与居民息息相关的事。可是,现实生活中垃圾分类的状况却不容乐观。为此,我院同学对此次的社区垃圾分类调查做了充足准备。从前期的设计调查问卷,到问卷的发放、回收及后期分析,大家都一丝不苟。虽然由于调研经验及专业知识的欠缺,调查中出现了一些磕绊,但最后都在大家的努力下被克服,同学们也收获良多。在调查的100名居民中, 20至40岁的人居多,他们对于垃圾分类的意识还是有的,只是由于社区内缺乏垃圾分类的管理等客观条件限制,有垃圾分类的实行效果不佳。对于如果主动进行垃圾分类能得到奖励,人们大多表示乐意接受。这让同学们看到了一丝希望。
调查中的还发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不少居民人对于自己所在社区的垃圾筒并不是很满意;部分学历高的人群,垃圾分类的意识却很薄弱。同学们表示在后续调查中将着重关注,在这两点上寻求突破。(曹霞撰稿)
社会管理学院
2014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