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团总支:
2015年上海政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大赛以“铭记历史使命,投身改革创新”为主题,围绕民生服务、文化建设、志愿服务、法制调研、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等方面进行实践调研,强化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优势,学习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在实践中践行真知、砥砺品质、提升素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目前各项目结项材料审核工作已完成。结项答辩根据各学院推荐重点项目进行,答辩将进行项目奖项评定。下拨金额依据暑期社会实践通知上的结项要求,综合活动内容、宣传工作、参与人数考虑,特别是宣传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各项目结项金额数量。
一、 答辩时间
现拟于2015年9月28日15:30进行答辩展示。
各类型答辩时间及地点:社科调研类(9月28日15:30 学活303)
人文调查和服务类(9月28日15:30 学活302)
二、 答辩流程:
每个实践团队派出1-3个人进行项目答辩。项目答辩包括陈述和回答评委提问两个环节,陈述环节不超过5分钟,必须使用多媒体展示(PPT),回答评委提问环节时间为3分钟。评委根据各团队答辩表现和项目成果综合评分。
三、 答辩对象
答辩对象为各二级学院推选校级重点项目,答辩分组请参照附件《2015上海政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结项项目分类》
四、 评分标准
对于答辩作品,大赛评审将综合考虑以下六方面因素:
科学性:项目实施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结论真实有效,形成较为科学的研究成果或结题报告。
创新性:选题具有前瞻性,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体现专业特色,成效显著。
可行性:成果充分考虑时间、人力、资金等因素,具备现实转化前景,项目具有持续性,能够在更大的范围进行推广。
影响度:团队注重宣传报道,项目产生积极社会效应,引起广泛关注。
现实意义:选题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切合城市运行管理真实需求,成果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和现实推广性。
其他因素:答辩展示、团队合作、新媒体使用等。
2015年上海政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大赛以“铭记历史使命,投身改革创新”为主题,围绕民生服务、文化建设、志愿服务、法制调研、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等方面进行实践调研,强化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优势,学习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在实践中践行真知、砥砺品质、提升素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目前各项目结项材料审核工作已完成。结项答辩根据各学院推荐重点项目进行,答辩将进行项目奖项评定。下拨金额依据暑期社会实践通知上的结项要求,综合活动内容、宣传工作、参与人数考虑,特别是宣传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各项目结项金额数量。
一、 答辩时间
现拟于2015年9月28日15:30进行答辩展示。
各类型答辩时间及地点:社科调研类(9月28日15:30 学活303)
人文调查和服务类(9月28日15:30 学活302)
二、 答辩流程:
每个实践团队派出1-3个人进行项目答辩。项目答辩包括陈述和回答评委提问两个环节,陈述环节不超过5分钟,必须使用多媒体展示(PPT),回答评委提问环节时间为3分钟。评委根据各团队答辩表现和项目成果综合评分。
三、 答辩对象
答辩对象为各二级学院推选校级重点项目,答辩分组请参照附件《2015上海政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结项项目分类》
四、 评分标准
对于答辩作品,大赛评审将综合考虑以下六方面因素:
科学性:项目实施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结论真实有效,形成较为科学的研究成果或结题报告。
创新性:选题具有前瞻性,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体现专业特色,成效显著。
可行性:成果充分考虑时间、人力、资金等因素,具备现实转化前景,项目具有持续性,能够在更大的范围进行推广。
影响度:团队注重宣传报道,项目产生积极社会效应,引起广泛关注。
现实意义:选题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切合城市运行管理真实需求,成果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和现实推广性。
其他因素:答辩展示、团队合作、新媒体使用等。
共青团上海政法学院委员会
2015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