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晚,上海政法学院第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国家级大型原创话剧《生命如歌》专场演出在学生礼堂震撼上演。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周银娥和我校师生们共同出席开幕式并观看演出。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周银娥老师致辞并宣布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她提出三点希望:要了解青年们的所需所想,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通过各种途径,让更多青年广泛参与文化艺术活动;要深入挖掘校园文化内涵,展现学生自身潜能,提供充分展示自我、展现才能的舞台。

校团委书记陆嵬老师指出,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旨在使我校青年学子受到艺术文化的熏陶,服务我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校团委将以举办文艺活动为载体,提升团组织在青年学子中的影响力与凝聚力,让同学们在艺术氛围中得到浸染,丰富情感世界、精神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升华认识。
国家级大型原创话剧《生命如歌》作为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大戏,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震撼人心、荡气回肠的体验。这部酝酿已久的援疆题材话剧,用丰富深刻的主题、新颖灵动的舞美、淳朴生活的表演、地域风情十足的音乐,营造出灵活多变、转换自然的戏剧空间,无论舞美表现手法还是表演处理手段,都颇具实验和探索精神,凝聚了主创团队对当下戏剧的思考,是戏剧舞台上难得一见的话剧佳作。
《生命如歌》的故事围绕出生于太行山的第一代兵团人陈旭刚90大寿而引发,通过展示家中几代人对于忠诚、坚守、信念、生命价值的不同理解,讴歌了兵团人为祖国屯垦大业“献了青春献终身”的感人经历。该剧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和兵团发展的战略思想,契合了“中国梦”和“一带一路”主题,抒发了家国同心、大忠大孝的情怀。
舞台上,演员们全情投入,用饱满真挚的感情演绎悲欢离合,拷问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每分每秒都在冲击观众视听,震撼观众心灵,刺激观众泪腺。主演董怀玉年近七旬,当他用颤抖的身姿、沙哑的声音、孱弱的背影一声声诉说对儿女的亏欠时,让大家切身感受兵团人对誓言的坚守、对祖国的忠诚以及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演出感人至深,叩人心弦,掌声经久不息。

自2013年起,校园文化艺术节已举办了四个年头,是目前校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艺术文化演出平台。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由共青团上海政法学院委员会主办,以“政青春好风华”为主题,坚持“以文化人、以艺育人”的核心理念调动青年团员的热情,展现全校师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青春风采。本次艺术节将举办各级各类活动35场次,在注重思想与艺术的基础上,更强调传承与创新,旨在呈现青春、时尚、创新、有思想、有活力、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艺术节。(郑玥、贺薇蓉撰稿 夏雪怡摄影)
共青团上海政法学院委员会
2016年4月17日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周银娥老师致辞并宣布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她提出三点希望:要了解青年们的所需所想,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通过各种途径,让更多青年广泛参与文化艺术活动;要深入挖掘校园文化内涵,展现学生自身潜能,提供充分展示自我、展现才能的舞台。

校团委书记陆嵬老师指出,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旨在使我校青年学子受到艺术文化的熏陶,服务我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校团委将以举办文艺活动为载体,提升团组织在青年学子中的影响力与凝聚力,让同学们在艺术氛围中得到浸染,丰富情感世界、精神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升华认识。
国家级大型原创话剧《生命如歌》作为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大戏,为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震撼人心、荡气回肠的体验。这部酝酿已久的援疆题材话剧,用丰富深刻的主题、新颖灵动的舞美、淳朴生活的表演、地域风情十足的音乐,营造出灵活多变、转换自然的戏剧空间,无论舞美表现手法还是表演处理手段,都颇具实验和探索精神,凝聚了主创团队对当下戏剧的思考,是戏剧舞台上难得一见的话剧佳作。
《生命如歌》的故事围绕出生于太行山的第一代兵团人陈旭刚90大寿而引发,通过展示家中几代人对于忠诚、坚守、信念、生命价值的不同理解,讴歌了兵团人为祖国屯垦大业“献了青春献终身”的感人经历。该剧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和兵团发展的战略思想,契合了“中国梦”和“一带一路”主题,抒发了家国同心、大忠大孝的情怀。
舞台上,演员们全情投入,用饱满真挚的感情演绎悲欢离合,拷问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每分每秒都在冲击观众视听,震撼观众心灵,刺激观众泪腺。主演董怀玉年近七旬,当他用颤抖的身姿、沙哑的声音、孱弱的背影一声声诉说对儿女的亏欠时,让大家切身感受兵团人对誓言的坚守、对祖国的忠诚以及对生命价值的尊重。演出感人至深,叩人心弦,掌声经久不息。

自2013年起,校园文化艺术节已举办了四个年头,是目前校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艺术文化演出平台。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由共青团上海政法学院委员会主办,以“政青春好风华”为主题,坚持“以文化人、以艺育人”的核心理念调动青年团员的热情,展现全校师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青春风采。本次艺术节将举办各级各类活动35场次,在注重思想与艺术的基础上,更强调传承与创新,旨在呈现青春、时尚、创新、有思想、有活力、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艺术节。(郑玥、贺薇蓉撰稿 夏雪怡摄影)
共青团上海政法学院委员会
2016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