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青年学子成长讲堂第十七讲在庸夫楼101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台湾国立中央大学教授、台湾现代戏剧既表演资料库主持人、黑盒子表演艺术中心计划主持人、美国纽约大学表演研究所博士周慧玲女士。周慧玲女士以“不只是表演,剧场作为现代社会实践与公民教育的长城”主题进行了精彩演讲。

首先,个性鲜明的周教授用一个问题互动开场:在大家眼里,戏剧在这个社会的定位是什么?现场气氛活跃,回答有很多种:陶冶情操、文化传播、娱乐等。周教授以问题为切口,从戏剧的历史开始向大家介绍。我们了解到,不同国家对戏剧的定位有所不同,在过去,有的国家起初把戏剧当做一种教化。
随后,周教授举了许多真实的例子,如在北京,小学生作为观众观看戏剧,阅读人们的肢体语言;作品4分33秒的简单内容等。分别讲述了现代剧场的社会实践、礼仪规训或行为创造、性/别革命(新剧)。行为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表现方法也不一,我们不一定能理解每一位作者的作品,但一定要有一颗包容的心,接受它们的存在而不要断然进行批判,因为艺术没有对错,我们只是不理解或和作者意见不合罢了,只有环境宽松了,作者们才能尽情进行创作,带给我们更丰富更多元的作品周教授语言亲切朴素,内容深刻到位。

最后,现场同学与周教授积极互动,周教授一一做了耐心而深入的解答。通过本次讲座,让参与同学对戏剧和戏剧现场的礼仪有了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也开阔的眼界,领略了高雅艺术的魅力。

首先,个性鲜明的周教授用一个问题互动开场:在大家眼里,戏剧在这个社会的定位是什么?现场气氛活跃,回答有很多种:陶冶情操、文化传播、娱乐等。周教授以问题为切口,从戏剧的历史开始向大家介绍。我们了解到,不同国家对戏剧的定位有所不同,在过去,有的国家起初把戏剧当做一种教化。
随后,周教授举了许多真实的例子,如在北京,小学生作为观众观看戏剧,阅读人们的肢体语言;作品4分33秒的简单内容等。分别讲述了现代剧场的社会实践、礼仪规训或行为创造、性/别革命(新剧)。行为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表现方法也不一,我们不一定能理解每一位作者的作品,但一定要有一颗包容的心,接受它们的存在而不要断然进行批判,因为艺术没有对错,我们只是不理解或和作者意见不合罢了,只有环境宽松了,作者们才能尽情进行创作,带给我们更丰富更多元的作品周教授语言亲切朴素,内容深刻到位。

最后,现场同学与周教授积极互动,周教授一一做了耐心而深入的解答。通过本次讲座,让参与同学对戏剧和戏剧现场的礼仪有了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艺术修养,也开阔的眼界,领略了高雅艺术的魅力。
团委、文学与传媒学院、国际交流处
2016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