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捷纠纷解决机制对比为视角法律学院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捷克与中国发展新动向调研”暑期社会实践项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9-06 09:57

图片14 图片13

2016年8月份,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小组针对中捷纠纷解决机制对比同时在捷克与国内展开了为期一个月的暑假调研。

此月,我小组成员走访了多家律所,万年县和鄱阳县人民法院以及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据了解,鄱阳县法院曾创下审结1512起案件,调解撤诉率76.6%的好成绩,一审服判息诉率及群众满意度有明显提升。而南昌去年上半年共调解案件25499件,其中行政争议2287件。此外,还包括民事纠纷案23212件,主要类别集中在治安纠纷、消费纠纷和民事纠纷等方面。据悉,调解成功的案例共有25024件,调解成功率达98.14%,涉案当事人53353人,涉及金额1131.66万元。可见调解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功率也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小组成员们在捷克布拉格的实习工作也渐渐进入了尾声,在布拉格几家公司法务部的实习让我们近距离的接触到了捷克的法律,不管是民法中渗透出来的知识还是邮政法海关法中的细节都让我们学习了很多。捷克适用大陆法系,是成文法国家,有成文的民法典,民法典是以条文的方式,以抽象的规则来规范各式法律行为、身份行为,形成统一的民法典有助于治理体系的完善,而中国的民法典也即将出台,这也有利于中捷的进一步合作,在诉讼中适用三审终审制且没有再审,这与中国的诉讼制度既有重合也有不同。在布拉格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大多数做的工作就是中捷公司合作的相关工作,向捷克的公司做了一些市场报告和法律背景分析等等,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捷的合作还将继续加强。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在过程中探索,在分析中提升,更加坚定了我们的调研目标与信心。“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策略思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经济增长,实现全球化再平衡。中国的法律发展正在与世界接轨,我们以中捷纠纷解决机制对比为视角,收获颇多,也探索了两国发展的新动向,并且对进一步的实践充满信心!(王洙琳/撰稿 小组负责人/摄影)

法律学院


2016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