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研究生部团总支:
为巩固我校近年在“知行杯”社会实践大赛中来取得的优异成绩,培育更为优秀的知行杯队伍,校团委现决定重点培育“知行杯”社会实践项目,拨发专项资金支持其建设,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内容
参赛项目须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从城市管理的五个方面入手:
1.城市运行
探讨如何确保城市安全平稳运行,如何保障城市设施有序运营,如何保持城市面貌文明整洁,如何强化城市资源供应保障,如何实现城市交通方便快捷,进一步打造更为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
2.低碳环保
探讨如何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发展生态低碳经济,缓解城市生态体系承载的巨大压力;通过倡导“低碳生活”理念,号召市民积极参与低碳实践,增强个人环保意识,培养低碳生活习惯,打造全新低碳家园。
3.医疗卫生
着力关注食品安全、药品使用、医疗资源分布、医患关系内涵等问题,通过深入调研,增强对医务工作者群体的认识,研究如何应对城市化进程加快给市民健康生活带来的挑战,大力倡导健康城市建设。
4.科技创新
探讨以科技创新引领未来发展,优化城市创新环境,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
5.文化建设
关注和研究文化新业态的发展,设法提高文化原创能力和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辐射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宣传城市文明新约,塑造时尚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
二、参赛资格
1.大赛面向我校全体在校学生,包括高职、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赛对象为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2.大赛欢迎跨专业、跨年级的学生组成团队,团队归属以报送单位为准,各团队需指定1名同学为联系人,并配备1名指导教师。
3.出现以下情况,将自动免除参赛资格:违背法律和法规;内容不健康;涉嫌舞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内容不属实,弄虚作假;与公益理念相违背;或被认为不当的其他行为。
三、作品要求
参赛作品包括议题研究、项目方案和实践总结三大类。
1.议题研究类。以界定问题为主,针对与“十二五”规划相关的科技、卫生、文化等相关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2.项目方案类。以提出问题为主,策划操作性高、具有社会效应的工作计划。
3.实践总结类。在界定问题、提出问题的基础上付诸实施,形成具有科学性和推广性的工作总结。
四、工作进程
(一)第一阶段:学院初选
1.时间
4月18日至5月12日
2、数量
每学院至多推荐4支队伍(包含委办局对接队伍)
3.材料报送
5月12日前将推荐队伍申报表(见附件)以及汇总表纸质版、电子版报送至校团委。
(二)第二阶段:校级选拔
1.时间
5月13日至5月21日
2.选拔方式及数量
校团委组织专家进行评审,选拔推送成绩优秀的10支队伍至团市委
(三)第三阶段:市级选拔
1.时间
6月底至9月
2.选拔流程
(1)、6月底,团市委组织评审小组进行市级评审,确定立项项目。
(2)、8月,团市委组织中期报告会,立项团队提交中期报告,由专家组对项目后续工作进行指导
(3)、9月,团市委立项团队向组委会提交完整的作品材料,项目总结汇报及评比。
五、评审标准
对于参赛作品,大赛将综合考虑以下六方面因素:
科学性:项目实施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结论真实有效,形成较为科学的研究成果或结题报告。
创新性:选题具有前瞻性,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体现专业特色,成效显著。
可行性:成果充分考虑时间、人力、资金等因素,具备现实转化前景,项目具
有持续性,能够在更大的范围进行推广。
影响度:团队注重宣传报道,项目产生积极社会效应,引起广泛关注。
现实意义:选题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切合城市运行管理真实需求,成果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和现实推广性。
其他因素:答辩展示、团队合作、新媒体使用等。
六、资助及奖励
1.对于成为校级推荐项目或在市级比赛中获奖的实践队伍,校团委将会进行一定的资助和奖励。
2.在五四评优及社会实践奖项评选时,“行知杯”参赛及获奖情况将会被纳入考量范围。
七、材料报送及联系
联系人:刘阳 陈曦
联系方式:183-2117-0779 185-0173-2161
E-mail:shuplmaster_shsj@163.com
共青团上海政法学院委员会
研究生部团总支 研究生会
2014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