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国际法学院认真组织学院党员干部群众集中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
开幕会结束后,学院党总支立即组织专题座谈会,师生们一致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我们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指南。
党总支书记王守芬: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三件大事取得历史性胜利,是新时代十年成就的集中体现。在未来五年以及更长的时间里,报告也提出了新的思路、新的战略以及新的举措,感受最深的是一个新的提法——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人和自然和谐的现代化,和平发展的现代化,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愿未来五年我们党能够更快、更好、更安全地行走,务实笃行、行稳致远!
党总支副书记陈娜: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后,我倍感振奋,对党领导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报告全面总结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制定了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从战略全局上对党和国家事业作出了规划和部署。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在聆听总书记的报告后,更感受到“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我将继续踔厉奋发,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贡献绵薄之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副院长石俭平:在抗击疫情的过程当中,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倡导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是对大国担当最精简的诠释,我们伟大的党和国家为世界创安宁,为人民谋福祉,让更高更远的中国精神、中国思考、中国观点、中国行动在世界舞台中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我们更应与时偕行,传承中国精神,续写属于我们的时代辉煌!
教工党支部书记陈振云:作为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通过观看二十大和学习二十大精神,我深刻领悟到:中国的兴旺发达关键在党,民族的全面振兴关键在教育。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认真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增强自身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二十大精神上来,在以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要立足本职岗位,做出业绩,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教工党员方瑞安: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我想,就如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同志走进中国人民大学与师生们座谈时谈到的,我们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而作为高校青年教师,我们必须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勇担立德树人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奋斗。
学生发展对象饶子涵: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肩负起历史使命,抱有远大理想、努力提高自身素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摆正好自己的位置、要有能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的篇章。
在二十大召开之前,学院党总支依据学校党委下半年党建工作的指示精神,精心组织策划了迎接二十大、学习二十大精神的系列活动,包括反映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影像作品征集活动,学习党史中历次党的代表大会的知识,学习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重要指示精神,各支部讲授学习二十大精神的专题党课等,将学院师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迎接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二十大精神上来,力求将对二十大的到宣传学习覆盖到学院全体师生,要求全体师生党员用党的最新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学院事业不断发展。
国际法学院
2022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