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复合型外语人才之俄罗斯文化主题讲座暨上政35周年校庆献礼活动魅力呈现

发布者:曹彩霞发布时间:2019-11-14浏览次数:404


20191112日下午,上海政法学院的校园秋色正浓,然而,在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却暖意洋洋,语言文化学院俄语专业师生们欢聚一堂,正徜徉在与俄罗斯语言文化的一次邂逅之旅中。来自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国际关系大学的语言文化学专家马特维耶娃.妮娜女士正在给大家带来题为“词汇中的文化——俄语学习的一把钥匙”的专题讲座。



妮娜老师多年前在中国取得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学及跨文化心理学;语言文化学;中俄文化差异之比较;俄汉民族语言意识差异;中俄教育对比;中俄媒体特点对比等。这些年妮娜一直在中国的高校教授中国学生俄语。她结合自身研究及中国学生学习俄语的特点,从人名地名等专有词汇、文化不对等词汇及外语学习心理及学习品质等三个方面详细讲解了俄语语言文化的特点,点明了通向掌握俄语的三把钥匙。随同妮娜一起来的还有她十岁的的小女儿阿丽娅。阿丽娅身着俄罗斯民族服装,用中俄两种语言给现场的师生们献唱了一首经典俄罗斯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小女孩稚嫩的嗓音和入情的表演赢得了师生们的阵阵掌声。



在接下来的互动环节,俄语专业的学子们也各自带来了精心准备的节目。二年级成为下半场的主力,不仅表演了优雅的民族舞蹈,王晓倩演唱了俄罗斯流行歌曲,上政闻名遐迩的“松林合唱团”也集体亮相,一展歌喉,第二次在全场唱响了那首悠扬的经典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一年级的学弟学妹们也不示弱,用那尚有些生疏的俄语表达着对俄罗斯文化的理解。一班的同学激情朗诵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的诗人普希金的名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二班小伙伴则深情诵读了被誉为俄罗斯田园派诗人叶赛宁的“夜”。三年级学长们大部分在俄罗斯留学,剩下的几位代表自己的集体,吟诵了叶赛宁另一首诗“星星”。现场观众陶醉其中,气氛热烈。



随后迎来了另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2019上海政法学院新生俄语书法比赛颁奖仪式开始。一年级小伙伴经过入学短短几个星期的刻苦练习,俄文书写取得长足进步。经过评比,刘洋等13名同学摘走了特等奖至三等奖。华莉老师、赫潇老师为获奖选手颁发了证书。在2019年全国书法大赛中,19级二班的戚晶莹同学在全国各高校各年级的书法高手中脱颖而出,顺利进入决赛,目前该项赛事还在最后的评比中,我们期待上政学子的好消息。



本次活动是“一带一路”复合型外语人才之俄罗斯文化主题系列讲座暨上政三十五周年校庆献礼活动之一。活动得到了语言文化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俄语专业师生们的积极参与。

活动由赵凤彩老师主持,副院长华莉教授、周占军、张晓玲、赫潇等老师出席,俄语专业2017级、2018级、2019级近70名学生聆听了讲座并参与了文艺表演互动环节。



此次文化互动活动给师生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在感受俄语和俄罗斯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的俄语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不仅丰富了第二课堂,更促进了专业学习,达到了寓教于乐,同时也增强了俄语专业师生的凝聚力。学生们也纷纷表示,聆听了妮娜的讲座后,更多了解了俄语和俄罗斯文化的特点,明晰了语言学习的方法,也增强了学好俄语的信心。(赵凤彩撰稿、马叶俊摄影)




上海政法学院语言文化学院

201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