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阙歌 遐迩大同” ——语言文化学院校园文化艺术节圆满结束

发布者:马叶俊发布时间:2020-05-29浏览次数:333

时间追溯回101年前的五·四,以青年学生为主力爱国运动从北京向全国各地广泛蔓延。时至今日,五·四精神已然成为我们心中具有象征意义的特殊文化符号,其蕴含着深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激励着一代代青年人不忘初心,保有对国家命运和社会问题的独立思考。语言文化学院团委学生会开展了“赤子阙歌 遐迩大同”主题系列活动,结合语言文化学院的特色和当前形势,将开阔的国际化视角与传统文化深厚底蕴的弘扬相结合,展现当代青年积极向上的的精神形象,一同展望美好未来!

本次活动吸引了全体语院师生和其他二级学院、其他学校学子共百余人次参与,共收到上报作品47个。

“声声不息”鹿鸣社、魔幻英语社、松林俄语合唱团合办配音比赛

从万物中聆听,在亘古中流传。此次配音比赛一共获得了43份爱国主题相关的中文配音投稿,十分感谢各位参赛者们的踊跃参与以及评委老师和大众评审的投票点评。本次配音以影视和声音为载体,使广大师生深刻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展示语院人的创新精神与能力,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

优秀作品汇总见百度网盘,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NneZ6XFlPTFnYwFNJrE2Q 提取码: 7263

  

 

手语舞蹈“愿山河依旧,人间无恙”——《平凡天使》

也许我们并不幸运,在新冠肺炎面前我们像个无知的孩子;但我们又很幸运,因为有最勇敢的人守护!在此,特别以手语舞蹈的形式,向此次在一线抗击疫情的所有人们致敬。或许我们无法和他们并肩作战,共同抗击疫情,但我们会永远铭记他们所做出的努力与牺牲,并将以自己的方式为他们带去爱与温暖。全校师生参与其中,共同享受这一刻的感动……愿山河依旧,人间无恙!

视频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QijSD9Fj-n2Qp45Qd2S0g

提取码:q8ad

  

 

 

微电影《疫情期间的温暖》

疫情之中,善良与温情犹存。该微电影的制作和创意人员来自汉语国际教育班级,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了国人帮助并支持无法回国的和在华隔离的外国友人的故事。这部微电影从小入手,细节之中透露出国人的善良与温情,让人们心里倍受感动。愿我们早日冲破黑暗,迎接黎明。

微电影视频见百度网盘,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zuLyE4jPBAGzcxpQN1O5g  提取码:2naa

 

  

  

传统服饰展示

梦回汉唐,是否曾有对汉服的美好憧憬?时至今日,自问又是否了解真正的传统文化?中国,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是《周易》里的“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当我们执笔,可否再续前缘,一品汉服风采……漆颖同学身着一袭汉服,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源远流长的那时,不知各位同学是否真正体会到了古装的美好?

我们说的“重回汉唐”,不是回到那个时代,而是以汉服为载体,弘扬中华文明,继承华夏文明的血脉。复兴汉服不是历史的倒退,而是在全球化的大潮下,继承先祖留给我们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希望通过展示汉服,宣扬汉文化,鼓励当代大学生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自觉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为校园文化生活添砖加瓦。

  

“疫”路同行,携手共进——多语种朗诵

起初,清晨的阳光公平地照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并不知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打响……在疫情的艰难情况下,我们没有轻言放弃,举国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多语种朗诵为我们讲述了抗击疫情的征途上的团结故事,我们坚信,黑暗终将退散,光明终会到来!

  

 

结语

“赤子阙歌 遐迩大同”语言文化学院校园文化艺术节于2020年5月29日圆满结束!

此次活动吸引语言文化学院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精彩纷呈,亮点频现。值得肯定的是,本次活动还吸引了不少其他二级学院和其他学校的同学的踊跃参与。配音大赛竞争激烈,难分胜负;微电影及多语种朗诵比赛高潮迭起,有声有色;摄影作品佳作荟萃,琳琅满目。既展现了语院师生的精神面貌,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师生的艺术修养,又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展示了师生综合素质,彰显了我院的办学实力。

愿明年此时,我们再相聚于此,立求是精髓,显青春锐意,纳百川智慧,传学子情怀,引青春风采!让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用激情、才情、热情把青春点亮,让芳华绽放,续写新的篇章!


语言文化学院

2020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