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7日,由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联合举办的“第六届汉语副词研究学术研讨会”在线上线下顺利召开。来自海内外近六十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在读研究生参加本次研讨会,就汉语副词及国际中文教育的前沿与热点问题展开热烈交流和深入探讨。
8月6日上午8点会议正式开幕,开幕式由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伟教授主持,汉语副词研究学术研讨会顾问张谊生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项念东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张艳莉教授分别发表讲话,一致感叹此次会议的来之不易。
8月6日上午至8月7日下午,大阪大学古川裕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张谊生教授、中国社科院语言所储泽祥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史金生教授、神户外国语大学任鹰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陈昌来教授、北京大学杨德峰教授、大阪产业大学张黎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曹秀玲教授、暨南大学赵春利教授、北京大学周韧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匡鹏飞教授、复旦大学陈振宇教授、小樽商科大学章天明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宗守云教授、北京大学徐晶凝教授先后作大会学术报告,围绕副词等相关问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8月6日下午至8月7日上午为会议分组报告,16个小组在小组主持人的召集和组织下均顺利完成会议既定议程。语言文化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杜可风博士受邀参会并作题为“试论附缀结构‘A在’的演化发展与重构——兼论‘好在’的连词化”的学术报告。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既有赞同回应,也有观点交锋;既有答疑解惑,也有质疑反驳。报告内容涉及副词研究的方方面面,理论视角多元且前沿。有对老问题的新思,有对新问题的初探,集中反映了副词研究的新趋势和新动态。
“汉语副词研究学术研讨会”由上海师范大学张谊生先生等老一辈学者发起,会议宗旨是将汉语语法本体研究与国际中文教育实践相融合,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的优良传承。2011年以来,该研讨会已先后在桂林、重庆、长沙、厦门、上海等地成功举办五届,在海内外取得广泛的学术影响,为促进汉语语法本体研究与国际中文教育有机结合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语言文化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2022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