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学院徐文姣老师开展课程教学创新经验分享

发布者:曹彩霞发布时间:2024-06-04浏览次数:10


2024年6月3日下午,在求实楼513会议室,我院徐文姣老师应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之邀,与我校新进教师和青年教学科研骨干进行了教学科研经验交流活动,分享了《综合英语》课程的教学创新设计与实践。

《综合英语》课程于2022年获批为校级重点本科课程,2023年获批为上海市级重点课程。主讲教师徐文姣依托该课程的教学创新设计与实践——“数智赋能、产出导向、用专业英语讲好中国故事”,荣获第四届上海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实现了我院教师在该项省部级教学竞赛中的突破。

徐文姣老师从青年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创新设计和开展课程项目建设两大方面进行了分享。她提出,教学不仅是教师单方面的讲授,学生被动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师生双向共建的情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互相启发,通过互动与交流,构建出更加丰富和深刻的学习体验。这种教学理念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也促进了教师在教学中的自我成长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其中,教学创新需要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地进行,平时要留意对学生活动进行文字、照片和视频的多元记录,从教学目标、模式、手段和考核方式各个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在交流过程中,徐文姣老师还分享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和实践经验。例如,她通过引入数字化工具和智能教学平台资源,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趣味性和学生利用AI工具加强线下自主语言训练的能力;通过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忙起来”。此外,她还特别强调了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如何结合特色语料库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能力。

最后,徐文姣老师动情地总结道,教学是一项良心工程,需要用热爱换取学生的真心。一门课程的影响力可能十分有限,但也可能影响深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专业认同,对专业素养的高要求,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渴望,以及在与老师和同学们互动中汇聚起来的向上向善的力量,会伴随他们走得很远,所以要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每一个教学活动。

与会教师们对徐文姣老师的分享表示高度赞赏,并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各自的教学心得和困惑。大家认为,这次经验分享活动不仅拓宽了他们的教学思路,也为未来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学院历来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工作,将其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课程项目建设,参加教学竞赛,通过以赛促教,加强教研交流,扩大优质课程的示范辐射效应。

 

|语言文化学院(国际交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