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下午,由法律学院主办的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暨实践教学基地共建研讨会在上海光大国际会展中心召开。上海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周银娥,来自全国近30家司法行政部门,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领导、专家,法律学院院长、人民调解法治研究会副会长侯怀霞教授,党总支书记文立月,副书记闯晓燕,以及实践教学基地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实习生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张进德副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侯怀霞教授介绍了2011年以来法律学院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情况,并对各实践教学基地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安徽省宣城市司法局副局长赵帆、福建省南平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中心主任龚选民、山西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韩学军分别就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发表了讲话。
周银娥同志在会上致辞,她向与会各领导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法律学院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她指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是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的重大举措。法律学院依托学科特点、行业优势,建立了学院与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进一步探索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增强上海政法学院培养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推动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实务部门实践教学基地积极运用各自优势资源,大力支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基地工作,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周银娥同志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想法,一是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二是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三是进一步优化法学课程体系。
在主题研讨中,南京市高淳区司法局局长邢光明、上海道恩律师事务所主任高培、上海利歌律师事务所主任柴小雪、广东省和谐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王辉、上海申邦律师事务所主任柴小平发言、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司法局副调研员张跃勇发言、栖霞区司法局袁雪飞发言、上海市闵行区人民调解协会王莹、上海浦兴路街道董怡娴工作室董怡娴分别在理论实务、实践基地建设、大学生实习指导等方面进行发言。同时针对应用型卓越法律学生教育、专业学科设置、教材编写、科研工作的开展、实践教学基地的后续发展等展开热烈讨论,并取得预期效果。
会上还对模范实践教学基地、优秀指导老是、优秀实习生代表进行表彰。
最后,侯怀霞院长发表讲话,她说法律学院应用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以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历经5年的发展与探索,取得显著成效,现已建有实践教学基地30余家,涉及上海、北京、山东、南京、山西、安徽、福建等7个省市,聘请兼职教授28位,与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多方面共建活动,效果显著,本次会议的召开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未来的发展勾画出新的蓝图。
法律学院
2015年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