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调解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在太原举办

发布者:董敏维发布时间:2020-11-07浏览次数:11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精神,11月6日,“第八届调解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在太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上海政法学院主办,太原市司法局承办,太原市律师协会协办。

司法部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局调解处副处长熊飞,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市法学会人民调解法治研究会会长关保英,太原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彤,太原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太原市律师行业党委书记程莉等领导参加了会议。来自北京、天津、安徽、河北、山东、江苏、福建、宁夏、甘肃、上海等地共90余名从事调解理论研究与司法行政部门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本届研讨会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同行的论文55篇,共有27名同志的论文荣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开幕式由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院长侯怀霞教授主持。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市法学会人民调解法治研究会会长关保英,太原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太原市律师行业党委书记程莉,司法部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局调解处副处长熊飞分别致辞。

关保英在致辞时深情回顾了举办“调解理论与实务研讨会”八年来的历程,介绍了上海政法学院顺应调解工作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需要,率先创设法学人民调解专业方向,培养具有非诉讼纠纷解决尤其是具有调解能力专门人才,取得显著成效的情况。

程莉在致辞时对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并介绍了近年来太原市在创新发展司法行政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方面的新探索、新举措、新方式。

熊飞致辞充分肯定了举办研讨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对调解工作充满了新期待,需要我们人民调解员队伍必须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效的调解技能,要求调解工作要更加常规、更加广泛,在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方面发挥更加重要作用。同时对调解工作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理论界要加强对调解制度、机制的理论研究;二是要加强对调解工作实务的探寻,拓宽专业调解和行业调解的路径;三是加强对调解员队伍的培训,切实提高调解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具有民族特色、现代思维、国际视野的调解员队伍。

主题报告环节聚焦“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中国智慧”,第一单元由上海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赖咸森主持。全国合作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特别顾问、原最高人民法院司法巡察办主任、机关党委副书记刘滨海探讨了中国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完善建议;南京市司法局二级巡视员李世刚从诉讼和非诉讼对接中心实体化运作角度出发,分享了经验与成果;上海市浦东新区司法局副局长袁宏燕联系工作实际,对调解公司设立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上海政法学院教授张可创基于基层社会治理视野分析了人民调解工作心理疏导模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指出人民调解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纠纷解决的群众自治性特征,应在法治思维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思维对人民调解机制予以完善;山西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韩学军从医疗卫生的角度,探讨了市级卫生行政医疗质量矩阵式管理模式。山西大学教授李麒、安徽省淮北市司法局局长颛孙新龙作为与谈嘉宾和发言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

主题报告环节第二单元由安徽省宣城市司法局副局长吕利武主持。上海政法学院体育法治研究院院长谭小勇对建立相对独立的统一内部体育仲裁制度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程亮生基于太原市调研数据分析了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路径;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丁美平以司法调解实践为例讨论了调解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上海银行业纠纷调解中心主任车晋刚报告了银行业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践经验。上海浦东新区司法局专调处处长沈东、南京市司法局处长白玉博针对上述研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与发言代表展开讨论。

在分会场研讨环节,与会代表分别围绕“创新与发展: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实践经验”和“总结与深化: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理论探索”的主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和热烈讨论

最后,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副院长王康教授主持闭幕式。湘潭大学副教授邬欣言和山西医科大学副教授田丰分别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学术总结。太原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张刚、上海政法学院发展规划处副处长张西恒分别致闭幕辞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调解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开启了新思路、指明了新路径。

本届研讨会以“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为主题,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中国智慧与实践经验以分论坛形式分别展开,加强了调解理论界与实务界的互动交流,总结了调解制度实践的中国经验,就调解理论研究的中国特色、方向和路径达成了基本共识,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调解工作,把握大势、加强合作、服务大局、共创辉煌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实践的平台。

法律学院

2020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