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学习淮北市“一杯茶”调解法社会实践

发布者:董敏维发布时间:2022-11-08浏览次数:10

11月5日上午,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的一行学子调研学习淮北市“一杯茶”调解法社会实践感受淮北的人文特色,体会实践中调解的温度与价值。

随着茶馆曲调起,我们来到沈家大院茶馆观看了特色情景剧,演员们以演绎的形式讲述纠纷调解的过程和技巧生动形象,精彩纷呈。全国普法宣讲团专家库成员、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劳动模范、茶馆调解中心主任王士宏端起一杯“棒棒茶”说起茶馆调解的特色:“棒棒茶”用的是茶梗而非茶叶我们希望把生活中的放在热水里泡一泡,几经沉浮,自然就化开成为美味的茶汤了

以茶暖人心,以茶述纠纷,以茶找支点……在具有数百年饮茶文化的淮北古镇,当地群众遇到烦心事,习惯到茶馆喝茶评理。从一杯茶里“喝”出的调解法,成功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

随后,我们来到“一杯茶”的多元化人民调解中心在古镇里的一个茶馆里,个人调解工作室、调解茶室、“一村一品调解组织”齐聚一堂,成为淮北极具特色的一门式调解中心,努力打造社会自治“一公里”,在融入百姓的同时,为人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民的服务。王士宏介绍了以茶暖人心、以茶说人生、以茶述纠纷、以茶找支点、以茶拆面子、以茶置梯子、以茶达协议等七个步骤的“一杯茶调解法”,引发热议。

小小“百姓说事点”延伸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末梢”,激活了人民调解的新活力,提升了人民调解的吸附力,让更多的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在乡村自治的基础上,茶馆调解完美地把德治与法治融合起条,走出了一条社会治理的新路子。

重新认识和审视中国的本土资源,“调解”这种中国传统的纠纷处理方式应当被重视起来,将其改造成为适合现代社会的纠纷处理方式,这不仅可以避免移植外国法律制度带来的“排异反应”,也能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换发新的活力。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具有人文特色的全国红色爱国教育基地——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此基地介绍了淮海战役的战前形式、战役决策、战略意义等内容,是中国战争史上史无前例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范例,为之后的渡江战役和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也强调,不要忘记党的初心和使命。付琬婷 撰稿 李驰、易李迟睿 摄影)

法律学院

2022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