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老龄法治30人论坛暨部门行政法学科建设研讨会圆满落幕

发布者:汪潇发布时间:2023-11-29浏览次数:10


20231125-26日,首届老龄法治30人论坛暨部门行政法学科建设研讨会在上海市佘山森林宾馆隆重举行,会议以老龄法治及部门行政法建设问题为主题。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辽宁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江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广东财经大学、中华志愿者协会、中国老龄协会、《南通大学学报》《探索与争鸣》、上海政法学院等17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论坛。

开幕式由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院长魏治勋教授主持,上海政法学院关保英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范进学教授、中华志愿者协会曹健副会长分别致辞。关保英教授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并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上海政法学院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的情况、老龄法治发展和部门行政法建设现状,概括提出了关于老龄法治发展和部门行政法学科建设四个体系理论。范进学教授介绍了论坛发起的缘起,认为老龄法治30人论坛是学界同仁难得的学术交流机会,为老龄法治和部门行政法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繁荣提供了机制性平台。曹健副会长认为应当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看待社会问题和老龄法治问题,学者应当多关注社会痛点、热点和难点,力争成为法治社会发展的智库和参谋。他充分肯定了论坛的平台价值,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论坛围绕老龄法治和部门行政法学科建设进行探讨,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老龄法治问题研讨,分为三个单元进行。第一个单元为主旨发言,由孙冠豪编辑主持。关保英教授围绕行政法典与部门行政法的关系,探讨了作为部门行政法重要问题的老龄法治学科体系建设问题。黄学贤教授从部门行政法对行政法学总则的影响出发,探讨了老龄法治的研究意义和总体方向。杨海坤教授从主体界定和老龄权利保护理论切入,提出了老龄法治应当遵守的一系列重要原则。范进学教授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和老龄法治现状,认为应当积极推进老龄立法建设,并提出了具体的立法原则和立法规划架构。刘风景教授从“老龄”话语的多重语境切入,提出应当重构老龄概念,通过关注老龄的负性意义,强化老龄法治的话语权利。

第二个单元由顾理辉主任主持,任际副院长等专家进行与谈。刘建副教授等学者围绕老龄法治的基础理论,分析了意定监护制度、物质帮助权、精神赡养规范、隔代探望权、老龄主体定义、历史渊源等命题对老龄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三个单元由梁玥副教授主持,曹晓多副所长等专家与谈。朱海龙教授、张健教授等学者着重分析了以房养老、养老服务监管立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老年人社会参与等法律问题,探讨了老龄法治建设之于老龄权利保障的意义与方法。论坛的第二个部分为部门行政法学科建设,关保英教授、杨海坤教授、黄学贤教授等学者重点探讨了体育行政法、教育行政法、部门行政法内部关系、行政法典与部门行政法的关系等问题,取得了重要理论共识。

学术总结由上海政法学院杨向东副教授主持,华东政法大学刘风景教授对本次会议做了全面深入精彩的学术总结。他就老龄保护基础理论、核心概念的界定、学科间合作、实务动态等核心焦点问题提出了7个方面的精辟独到见解。在部门行政法学科建设方向,他提出了领域法的法典化、部门行政法发展优势、学科建设的基础工作等重要命题。他认为推进老龄法治发展对于部门行政法学科建设有重要意义,应当从法典化角度关注部门行政法学科建设。他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行予以高度评价,本届论坛圆满闭幕。

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院长魏治勋教授负责本届论坛的组织工作,法律学院办公室主任汪潇博士带领青年教师、研究生同学为论坛的举办提供了周到的会务服务,上海政法学院十余位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会议。首届老龄法治30人论坛在老龄法治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意义,论坛通过集聚学术智慧、开阔学术研究视角、营造浓厚学术范围,对老龄法治研究和部门行政法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王小桑撰稿)

法律学院

2023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