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法治青年论坛工作总结

来源:人工智能法学院发布时间:2019-09-22浏览次数:108

830日下午,上海市法学会和上海政法学院联合举办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法治青年论坛”在上海政法学院“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培训基地”成功举行,上海政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具体承办,现将会议工作总结如下:

  1. 本次论坛的主题、目标与缘起

本次论坛是“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分会场,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青年责任”。论坛围绕人工智能法治前沿、趋势和热点问题对话,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人工智能法治青年合作的交流平台和年度盛会。

上海政法学院重视人工智能法治问题的研究、人才培养及师资队伍建设。今年514日,学校成立了人工智能法学院,实现了人工智能法学方向的本科、硕士招生,40名本科生、10名硕士研究生即将报到。

819日,上海市法学会成立了人工智能法治研究会并举办了“法律人工智能与社会治理”学术研讨会。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郭伟清任会长,秘书处设在上海政法学院。这是全国地方性法学会首家成立的人工智能法治研究会,这表明上海市法学会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法治问题的研究。

  1. 本次论坛的主要内容

本次论坛由上海政法学院副校长姚建龙主持,先后由上海政法学院校长刘晓红、上海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施伟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法学》总编辑张新宝致辞。

甘肃政法大学副校长郑高键、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院长陈亮主持演讲环节。上海大学法学院陈吉栋、斯坦福大学邵雨时、中国人民大学包晓丽和来自各国的青年学生代表分别围绕“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人工智能对现代国际社会的潜在影响”、“迈向自动驾驶之路:法学青年的时代责任”、“亚洲的人工智能:数据、地缘政治与治理”、“中国人工智能与法律的未来”、“人工智能造成损害的责任问题分析”、“拓展法治的智能纬度:法治新青年的时代使命”、“媒体对证券投资人影响的法律分析”等演讲。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主持圆桌讨论环节,国际法院管理协会主席马克·比尔、上海政法学院外籍教授米罗和安吉洛·法尔松等展开了讨论。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副院长程金华主持文件发布和签署环节。上海政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上海司法研究所负责人杨华教授解读《人工智能时代的青年责任倡议书》和《人工智能法治研究联盟协议》。现场由虚拟主播运用六种语言发布了倡议书,呼吁“青年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探索者、研发者、运用者、受益者、管理者,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保障人工智能在健康、稳定、有序、可持续的轨道上运行。”各高校联合签署了联盟协议,提出,为响应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促进我国人工智能研究的发展,打造一个“合作、研究、创新、共享”的学术交流平台。

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漆思主持闭幕式,姚建龙宣读了闭幕总结发言。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法学会、上海政法学院主办,上海政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承办,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甘肃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山东政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复旦大学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上海大学法学院、安徽大学法学院、河北大学法学院、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上海市法学会人工智能法治研究会等协办。

北京师范大学、东华大学、安徽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高校、人工智能研究机构和科大讯飞、滴滴出行等知名企业的专家、学者以及香港与内地法律专业联合会代表团出席了论坛。

上海政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的新生和学生家长也旁听了本次论坛,这也是上海政法学院招生宣传和体验式教学的新举措。

  1. 本次论坛的主要成果

本次论坛得到了人工智能法治研究领域的高校、研究机构和知名企业的协助,邀请到许多知名专家和青年学者,加强了友谊,交流了感情。

参会学者围绕论坛主题,讨论了人工智能法治研究领域的焦点前言问题,进行了学术观点的碰撞,经历了头脑风暴。这种交流对学术研究是有益的。

本次论坛发布了《人工智能时代的青年责任倡议》,参会各高校代表签署了《人工智能法治联盟协议》,团结了人工智能法治研究领域的科研团队和青年学者。

  1. 本次论坛不足之处及改进

参会名单和部分专家的到会情况控制不力。

会议时间节点没有控制好,有些拖延。

场外宣传不足,自发报名而来的参会者不多。

今后筹办会议时,考虑专门组织团队采用盯人战术追踪参会名单变化情况,重点与致辞专家、知名学者和发言学者作好沟通,会前作好任务分解,各项工作要定期检查,负责人要有备份。此外,还需要提前制作网站接受网络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