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坤

来源:人工智能法学院发布时间:2025-04-16浏览次数:192


【基本信息】

鲍坤,男,1994年生,上海交通大学法学博士,现为上海政法学院讲师,华东政法大学在站博士后。


【研究方向】

法理学、数据治理、人工智能治理。


【主要课程】

人工智能法治、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计算法学


【研究成果】

1.论文及专著

1《以要素流通为导向的数据权利理论及规范架构》,论文,载《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247月,独作。

2《健康码数据常态化应用的比例原则限制》,论文,载《电子政务》(CSSCI),20211月,独作。

3《数据平台下个人数据保护规则的形态转化——从软法对硬法的嵌入谈起》,论文,载《中国科技论坛》(CSSCI),20223月,独作。

4《以要素流通为导向的数据权利理论》,专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411月。

5《疫情问责信息公开机制构建》,会议论文,载《世界人工智能白皮书》第五章,202010月,独作,上海人民出版社。

6《国际商事和投资纠纷解决机制:调解、仲裁和诉讼”国际研讨会综述》,会议论文,第一作者,载《上海法学研究》集刊,2020年第1卷。

2.专利软著

1“司法鉴定信息提取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发明专利,专利号:CN111460258A,申请公布日:2020728日。

2“鉴辅机构信誉动态评荐系统”,软件著作,登记号:2020SR0536624,登记时间:2020529日。

3“司法元数据融合管理平台 V1.0,软件著作,登记号:2024SR0072450,登记时间:2024110日。

3.决策咨询

1《提升我国高质量场景数据供给能力的建议》,决策咨询,第一作者,获得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委员会单篇采纳,20248月。

2《高水平城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如何实现》,决策咨询,第二作者,载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内参刊物《决策参考》,20214月。

3《“四个再造”增强数字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全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快打造国际数字之都》,决策咨询,第二作者,分别报国务院以及中共上海市委。

4.参编技术标准

1“可入表数据资源信贷融资基础要求”,中国电子商会团体标准,参编,2024年发布。

2“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合规要求”,中国电子商会团体标准,参编,于2025年发布。

5.科研项目情况

1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6批面上项目“‘国际数据港’的数据流通法治原理及规范体系研究”(项目号:2024M760937);

2主持2023年度上海市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以要素流通为导向的数据可携权研究(项目号2023EFX011);

3主持2024年上海市“晨光计划”人才项目“离岸数据交易的法理基础和规范架构研究

4)参与,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据中国背景下公共数据技术标准的法治体系研究(项目号21&ZD200)

5)参与,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特色公共数据市场化运营的法理基础与制度构建”(项目号23CFX018

6)参与,2022年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面向司法协同的大数据治理与服务关键技术”(项目号:2022YFC3302901

7)参与,2018年国家重点研究计划“全流程管控的精细化执行技术及装备研究(项目号2018YFC0830400)

8)参与,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委托上海交通大学项目“公共数据在社会化应用中的安全问题”(项目编号ht03202003017-3)。

6.主要学术交流

120239月,于吉林长春参加由吉林大学主办的第八届中国法社会学年会(2023)暨第五届大数据与司法研究学术研讨会

2202310月,于北京参加由清华大学主办的第二届CCF计算法学分会年会暨第六届计算法学国家会议

3202310月,于重庆参与西南政法大学主办的“数字中国与地方立法”学术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

4202311月,于南京参与江苏省法学会主办的 “中国式现代化图景下的数字法学新征程”年会,作主题发言并获优秀论文二等奖

5202312月,于广州参加中山大学主办的“数字时代的立法与治理”研讨会并做主题发言。

620246月,于中国海洋大学参加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主办的“第二届数字法治青年论坛”,作主题发言并获优秀论文一等奖

7202410月,获四川省法学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法治研究会2024年年会征文二等奖。

8202411月,获江苏省法学会数字法学研究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7.获得荣誉

12019年赴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实习,获得“优秀法律实习生”称号。

22021年获上海交通大学“三好学生”称号。

32025年上海市“晨光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