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多多”进校园|智远志愿服务队与上政附外学子共同解锁法治新课堂

来源:人工智能法学院发布时间:2025-10-30浏览次数:10

为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将法治教育融入思政育人体系,不断提升思政引领力,20251027日下午,上海政法学院人工智能法学院智远志愿服务队走进上海政法学院附属松江外国语学校(中学部),开展了法多多”进校园普法宣讲活动。

朱凯璠:以史为鉴,向校园欺凌说

朱凯璠同学以拒绝校园欺凌,守护人身权利为主题,将法律知识与历史典故巧妙融合,深入阐释了从古至今法律与社会规范对欺凌行为所持的否定态度。他引导同学们运用三步反击法,勇敢应对欺凌,使学生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深刻理解了人身权利的法律内涵。  

张潇文:明晰边界,向网络霸凌亮剑

张潇文同学聚焦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深入剖析了网络霸凌、网络谣言等行为的法律性质与现实危害。她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条款,强调网络空间同样受到法律约束,任何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网络言行都需承担法律责任。她呼吁同学们争做负责任、有底线的数字公民,理性发声、文明互动,共同守护清朗网络空间。

高艺文:古今对话,守护财产权利

高艺文同学围绕“财产权保护”这一主题,独具匠心地以古代“千人逐兔”的故事为切入点,生动形象地阐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占有不等于所有”的核心原则。她借助一系列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现实案例,循序渐进地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着重提醒同学们对网络诈骗行为要提高警惕。在古今法律的对话中,同学们树立起了尊重他人财产、明晰自身权利的法律意识。

现场气氛活跃 学子踊跃互动

宣讲结束后,由人工智能法学院兼职辅导员孙启睿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同学们针对人身权与财产权的相关问题积极提问,充分彰显了中学生对法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孙老师结合具体法律条文和典型案例,用生动易懂的语言一一给予了细致解答。现场思维碰撞不断,掌声与笑声此起彼伏,法治的种子在热烈的互动中悄然播撒心田。

以法治教育为笔,在青少年心中勾勒出清晰的权利边界与义务轮廓。本次“法多多”进校园普法宣讲活动,不仅是人工智能法学院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一次积极尝试,也是打造“大思政课”品牌的一次坚实步伐。接下来,学院将始终牢记政法院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继续以“大思政课”拓展育人新格局,深化校际合作、校地协同,推动法治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为培养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让法治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绽放璀璨光芒。

源|人工智能法学院

文|朱凯璠

图|谢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