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可怕的不是吸毒,而是麻木腐朽的人心——禁毒天使叶雄老师来我校做讲座

发布者:陈昌洁发布时间:2019-10-24浏览次数:323

10月22日下午,我校政府管理学院有幸邀请到上海禁毒天使叶雄老师来校开展主题为“同伴教育模式在戒毒康复领域的实践”的讲座。讲座在主教103A教室召开。到场的老师有社会工作教研室的时怡雯老师、曲玉波老师和王晓晶老师。

首先,叶雄老师对同学们提出了三个人生态度:1、人要学会感恩2、要会爱自己3、做人要有仁慈心,善良多一些,仇恨少一点。当谈到叶老师是如何戒毒时,她说:“我是从地狱爬回来的女人…”因为戒毒的路实在是崎岖、艰辛难走,必须有人扶着,有人推着,有人领着。叶雄老师认为在生活中该木讷的时候就木讷,该迟钝的时候就迟钝,但是该坚持的时候就一定要坚持,这是她自2002年成功戒毒后最大的感悟。在戒毒过程中,叶雄老师多次提到“社会工作者相信服务对象有改变的欲望,有改变的能力和资源”的价值观使他相信自己可以战胜毒品的诱惑。

之后,叶雄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同伴教育的定义、应用范围、特点、类型、形式,以及同伴教育的优势以及实施步骤等多个方面,非常全面地带同学们学习了解了同伴教育在戒毒康复领域的重要作用。叶雄老师在谈及她吸毒的心路历程时,她动容地说道:“当初吸毒是因为自己喜欢的人吸毒,为了让他戒毒,自己也尝试吸毒,并希望用自己的戒毒来告诉他毒品是可以戒掉的,结果这一吸就是十年。所以爱可以奋不顾身,但不能迷失自我。”由于时间问题,叶雄老师用一段上海禁毒志愿者协会的MV《创造奇迹》结束了授课环节。最后的提问环节,同学们都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向叶雄老师发问,特别是有同学提问了吸毒人员戒毒成功后是否难以融入社会的问题,叶雄老师直言不讳的指出这是很困难的,但是,只要你戒毒成功,你就可以像她一样做禁毒工作,去帮助更多的人。

叶雄老师的讲座无疑为不了解禁毒社会工作的同学,以自身经历为最好的案例,带同学们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更加全面的塑造了吸毒人员的形象,并改变同学们对吸毒者面黄肌瘦、难以自律、社会关系混乱的刻板印象。吸毒人员也有一颗想要改变自己的强大心灵,并不断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这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同学在今后能更好地运用接纳、尊重、同理心、不批判等社会工作价值观来学习与开展禁毒社会工作夯实了专业理论基础。

政府管理学院

2019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