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管理学院举办“质性研究的方法、类型及例证”讲座

发布者:陈昌洁发布时间:2022-06-06浏览次数:10

202266日,应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教研室邀请,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张敦福教授通过腾讯会议进行了题为《质性研究的方法、类型及例证》的专题讲座。讲座由社会学教研室段媛媛老师主持,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教研室石发勇教授和政治学与行政学教研室王聪老师以及各专业学生200多人参加了讲座。讲座主要围绕张敦福教授发表的三篇质性研究论文展开,以此为例证向大家介绍质性研究的不同类型与方法,内容丰富详实,生动有趣,吸引了大量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

  


首先张敦福教授提出,社会学研究思路是相反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样的俗语,“多见树木方知森林”的思路更加贴近社会学研究的实践。然后通过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叶启政教授“量化方法不是研究社会的不二法门”的观点引出讲座的主题——质性研究。

随后的讲授跟随着对例证来展开。通过对《非正式经济及其治理:上海“黑车”的案例》的解读,张敦福教授介绍了实地观察法与非正式访谈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策略设计,同时讲授了论文中访谈记录和观察日记的写作规范。此外,张敦福教授还通过这样一篇充满边缘群体关怀的论文,表达了自己对批判性的,“不要跟着潮流转”的学术姿态的提倡。《城市公园的日常生活实践、需求满足与社会福祉——上海市中山公园和大宁公园的实地研究》这一例证主要采用了半结构式访谈和参与观察法。张敦福教授主要指出,半结构式访谈有助于使被访者更好地围绕访谈提纲谈话,能够反映被访者的思想活动和情绪变化。参与观察法对于研究者来说,除进行观察研究外,还注重亲身参与到研究场域的活动中。在对《童年不同:从〈喜羊羊与灰太狼〉和〈托马斯小火车〉的主题分析与比较》的解读中,张敦福教授在介绍论文取题与选题技巧之后,主要展现了主题分析方法这一质性研究常用的方法,是一种对于质性资料的分析策略。张敦福教授除了对这三类不同的质性研究展开分析外,还对质性研究的其他要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例如挑战性思维、理论素养、社会关怀、个人经历或亲友经历等。同时还对一些其阅读过的质性研究著作和熟知的重要学者进行了推荐。

在互动提问环节,参会师生针对网络资料的使用、进入田野避免霍桑效应的技巧、选题的确立、非主流问题研究的价值以及研究方法等问题与张敦福教授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与探讨,张敦福教授一一进行了回应,并补充了自己的观点见解。最后,参会师生向张敦福教授表达了最诚挚的感谢。张敦福教授的讲授让同学们获益良多。朱泓涛撰稿


政府管理学院

20226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