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全程。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拓宽党史教育的理论学习载体,在学院营造追忆红色足迹、探寻建党之旅的浓厚氛围,引导师生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中受到点滴式教育,在耳濡目染中学思践悟。在学院党总支的指导下,红澜社于4月25日下午在政管党史长廊教育基地,举行“百年党史浸润心田,筑牢复兴之魂”第三期党史学习活动。
Part1 宣讲纪实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深刻启示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以史为镜、以史明志,在鉴往知来中砥砺前行,在凝心聚力中团结奋斗,共同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新民主主义时期(1921-1949)
首先,红澜社宣讲员王若漪带领同学们走进新民主主义时期。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苦探索。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油画《在党的“一大”会议上》
邱瑞敏、陈逸飞(1977年)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
接下来,讲解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两个历史性转变。
1949年至195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而斗争,基本上完成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任务,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迅速恢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为向社会主义转变进而实现工业化准备了条件。1953年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到1956年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伟大成就,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讲解员王若漪正在宣讲)
中国画《中华民族大团结》
叶浅予 (1953年)
此幅作品是新中国第一幅记录和表现各民族大团结的中国画作品。毛主席居于画面正中间,周恩来在其旁,各族群众环绕周围,共同举杯庆祝新中国的诞生。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2012)
接着,红澜社宣讲员顾晓蔓向大家介绍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时代巨幕徐徐拉开。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代命题,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从小岗村“包产到户”到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从创办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到加入世贸组织,一路创新,一路探索。改革进程势不可挡,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打破束缚活力的桎梏,扫除阻碍发展的藩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神州大地迸发勃勃生机。
(讲解员顾晓蔓正在宣讲)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3—至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也具有重大意义。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绘就更加灿烂的时代画卷。
油画《二〇一五年九月三日》
陈坚(2016年)
Part2 感想思考
行管21381 姚思琪:
伴随着讲解员甜美的嗓音,我们走过记录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走廊。如今半小时走完的路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不屈的中华民族却走了一百多年。讲解内容横跨两个世纪,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到如今新时代的2023年结束。一路上,讲解员带我们回顾了党在革命、解放、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发展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尽管都是大家很熟悉的事迹,但是再次映入眼帘还是觉得亲切与感动,百年时间一晃而过,正是有这些年轻人的的艰苦奋斗,如今的我们才能在校园里安然地行走。作为当代青年,在此次宣讲活动后,我会更加努力提升自己,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一如当年五四运动时期,上街游行的大学生口中所喊:以今日之我,逐明日之阳!
国政20371 曾雨晴:
怀着期待与敬畏,来到这条党史长廊,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再次回顾了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与伟大成就。小小的长廊,汇聚了百年红色记忆中的精华部分,也筑起了一代代青年的青春之梦。人民日报曾言:“正是青春信仰让我们的精神天空更为辽阔,正是青春追求让我们的时代画卷更为灿烂,正是青春志向让我们的奋斗坐标更为高远。”我想,未来一定也会有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来到这里,重温红色精神,然后不忘初心,为中国梦的实现,而继续砥砺前行!
政治学22361 顾霏琳:在学院党史教育长廊里,我们跟随两位讲解员一同回顾了党的历史。从新民主主义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探索出一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指引我们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前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继承党的光荣伟业。
劳保21332 周梦露: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讲解员生动的讲解下,我们重温党史,感悟责任担当,汲取奋进力量。我感悟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中最为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篇章。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 坚定理想信念,不畏艰难困苦,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历史性成就。翻开这部厚重的百年党史,处处蕴含着治国理政的经验智慧、资政育人的宝贵财富、催人奋进的强大力量。我将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斗志,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Part3 结语
青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应该对其大力加强党史学习教育,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学习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熔铸信仰写就的不朽史诗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和光荣传统中传承红色基因,在重温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百年奋斗史中找准自身的责任与担当,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内化为理想信念和品德修为,转化为学习动力和爱国行动。
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王晓雯、董子琳撰稿 罗迎婧摄影)
政府管理学院
2023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