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冯承才 | ||
专 业 | 社会工作(学) | ||
方 向 | 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 | ||
职 称 | 讲师 | ||
办公地址 | A2-205 | ||
办公电话 | 13611824965 | ||
电子邮件 | xiaoxia5605@163.com |
教育背景
2013.09– 2019.12 华东理工大学
社会工作(学)专业 法学博士
研究方向: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
2006.09– 2009.03 华东理工大学社社会保障专业 管理学硕士
华东理工大学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研究方向: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
工作履历
2021.01– 至 今 上海政法学院 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 讲师
2009.03– 2021.01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品牌发展中心 主任
校友与学院发展中心 副主任
长三角产业特色研究中心 研究员
学术团体兼职
2022.09– 至 今 上海市青少年权益办公室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宣讲团 讲师
2021.06– 至 今 俄罗斯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 中俄流动人口研究项目 研究院
2021.01– 至 今 上海市阳光星辰少年司法社会服务中心
项目特聘专家、项目评估专家
2017.01– 至 今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
社会观护帮教项目特聘研究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
青少年社会工作
青少年犯罪问题
未成年司法社会工作
科研项目
乡村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研究(上海市司法局,2023)
新生代乡村青少年犯罪演化及介入研究(上海市司法局,2022)
“00后”思想状况及行为特征研究(上海团市委,2022)
疫情下青少年心理状况研究(上海青少年权益保护办公室,2022)
流动青少年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服务中心,2022)
乡村青少年城市流动犯罪研究(上海政法学院,2021)
共青团参与社区治理的创新机制研究(上海团市委,2021)
学术成果
《乡村未成年人保护现状及策略研究》,《青年研究》2023第2期
《新生代流动青年城市居留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青年研究》2022年第5期
《乡村青少年混混城市生存逻辑研究》,《青年研究》2021年第5期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存困局研究》,《社会发展研究》2021年第1期
《环境犯罪学视角下街角青年易罪错空间研究》,《青年研究》2019年第3期
《街角青年涉黑犯罪研究》,《青年研究》2020年第3期
《街角青年新生存状况研究》,《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
《黑暗生存:街角青年街头生活状态研究》,《当代青年研究》2020年第2期
《闲暇聚集点对在校来沪青少年的影响研究》,《当代青年研究》2008年第8期
《大学财产犯罪空间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
《恶性聚集空间:街角青年罪错环境研究》,《人口与社会》2020第3期
《冲突常态化:街角青年日常冲突模式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2017年第5期
《社会联结视角下诉前考察现实状态分析》,《青少年犯罪研究》2009年第2期
Migration Process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Global Challenges and New Opportunities、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Willingnes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Youth to Stay in Cities,20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