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上午,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邀请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工作协会胡如意秘书长位大家作题为“大城善治,绣针精神——社会工作的浦东发展现状和沪粤对比”讲座。讲座在主教315C举行,由社会工作教研室主任张波副教授主持,共有70多名来自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现场聆听讲座。
胡如意老师从浦东的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开始讲起,向我们展现了该领域起步阶段的成就,从浦东社工协会的成立,到社工站、社工实务机构的建设,再到劳动部发布批准的浦东社工职业标准,体现了在浦东这片新开发的土地上应运而生的社工发展潜力。随着人口规模的壮大和人民社会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加,社会上产生了更多的服务机构,管理机构和支持性机构。政策的落实也对社工实践的一个个尝试予以了鼓励,专业学者的不断涌现和政府与社工机构合力共建的背景促成了良好的社工环境,有效推动社工领域的实践覆盖和持续进步。并且胡老师以亲身参与的社工实务为例,分享了社会工作在家庭服务、新冠疫情防护、汶川地震灾害、外滩踩踏的社会安全事件等事件中,积极参加救助、指令落实、重建等工作。
最后,她介绍了深圳的社工发展历程,和其作为一个迅速发展起来的城市,所拥有的制度设计和行业环境。在社工领域,深圳有着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福利待遇机制,保持良好的行业监管环境和内部项目运作能力。在新形势下,胡老师提倡正视当前对社会工作者的定义,把握对社工人才在重点领域的使用,重视人所能创造的社会价值,展望民众能在团结的社会力量下不断提升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
在讲座过程中,同学们积极与胡老师进行互动,把自己学习中困惑的问题向胡老师请教,全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源|政府管理学院
文|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