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校企联合培养之法,走实践与教育结合之路——上海纪录片学院学子再获佳绩

时间:2019-03-16浏览:830

    上海纪录片学院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近年来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技能培养为中心、以就业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与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依据上海政法学院“国际化战略”和“一流国际化教育工程”的规划框架,上海纪录片学院不断探索着“校企合作教学法”,使得实践与教育相结合。

    学院至今先后与10多家电视台、企业进行实践教学,建立了研究关系。学生作品在全纪实频道、上海教育电视台等频道陆续播出,这也充分体现了学生优秀的影视短片制作能力。

 学院学生在中央电视台实践实习

    近几年,学院与各大实践平台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开拓了如上海全纪实频道、甘肃省电视台等主要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每年暑期,大部分学生在学院的安排下,前往各个实习基地展开实验实训,将平时课程所学知识转化到实践操作中。

    2019年3月,学院学子于大二暑期实训中拍摄的《香巴拉的守护者》和《卡加河畔》,在第二十届全国电视外宣“彩桥”(该大赛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主办)节目创优评析中,各斩获纪录片类三等奖和优秀奖一名。

 获奖作品海报

    与此同时,全国首届大学生数字影像作品展上,也有着上海纪录片学院学生的活跃身影,并捷报频传。自2015年起,学院学子便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比赛,屡次荣获大奖。这不仅基于学院学子扎实的专业素养,更归功于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思路。

    在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之路上,学院始终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到专业实践中,让学生在实践中传承、宣扬红色文化,铭记先辈革命精神。学院负责人戴元光教授表示,“媒体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教育,更是文化的教育。让学生更多的学习经典文化,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觉悟和实践能力,是学院教育的重要内容。”

    上海市旅游局主办的“上海大学生旅游节红色自拍及攻略设计”大赛,每年都会吸引上海各大高校学生积极参加。学生们不仅在该类比赛中获取实践经验,更提升了专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他们能在比赛的过程中,了解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法规,把握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而这也是我院领导、老师们的殷切期望。

    在教育活动的开展中,学院老师引导学子积极参与实践,取得了优秀的教学成果。其中,2016年,14级钟振垚同学作品《初访陈云故居》获得当年大赛特等奖;2017年,15级陈欣怡同学作品《青云之志》获得大赛特等奖;2018年,16级徐轲同学作品《八一宣言》获得大赛特等奖,16级席章瑾同学作品《丰碑》获得大赛优胜奖。我校连续两年获得“最佳组织奖”的荣誉。

 部分学生获奖证书

   学生通过实践,拍摄制作了多部短视频作品,接受了红色文化的熏陶,深入了解学习了上海市红色文化知识,并获得宋庆龄陵园等单位的一致好评。而参与红色自拍大赛并脱颖而出的优秀作品,也得到了各大电视台、网络平台的播映机会。获得红色自拍视频类比赛特等奖的徐轲同学表示,“感谢主办方提供这样的平台,也感谢学院老师对我们的支持。在拍摄期间我们进入历史博物馆,进入电视台,瞻仰前辈风姿,学习专业技能,激励我们继往开来,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创作更多优秀作品。”

    教学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学院的中心工作,而教学质量是专业发展的生命线。在长期实践和探索、取得优秀教学成果的同时,上海纪录片学院建立了以“课堂教学、专业实践、成果评价和展示”为核心的“三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每年参与相关专业能力竞赛,学院学生学习了优秀文化,提升了思想道德素养、增强了综合素质,他们在校内外联合培养的帮助下快速成长,最后积极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上海纪录片学院

2019年3月16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