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 | 主动出击,就业是一件以终为始的事

相关人士提醒,警惕“慢就业”成“懒就业”“怕就业”,当前就业形势下越难越要迎难而上

时间:2020-05-15浏览:518

■本报记者 彭德倩

高校毕业生就业,素有“金三银四”之说。今年因为疫情,不少招聘重头后移至五月。在这一关键时期,有小部分应届毕业生在各类招聘会前却步,慢就业成为这些大学生的倾向。

所谓大学生慢就业,不同于传统就业模式,原意指一些大学生在毕业和就业升学之间,留出一段空白期,用于积累沉淀。与理想状态不同的是,现实中多重因素下,慢就业不能成为“懒就业”“怕就业”的美丽掩护。

错过窗口期最终两头不着

2019届毕业生、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黄迪(化名)如今依然在寻找工作。前年11月开始,由于初期应聘时没有找到理想的单位和岗位,她选择暂时在家休整。

“当时挫折感很强,没想到越是家里蹲,状态越不好。”小黄说,等到去年7月,终于鼓起勇气继续投递简历的时候,发现自己陷入尴尬境地。“6月开始,大多数单位陆续把目光投向新一届毕业生,即使有面向往届生的社会招聘,用人要求也不再是白纸一张,而是需要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她说,错过“随大流”时机,两头不着成了求职路上的大石。

大学生慢就业有多种因素,如市场需求不足、其所学专业和技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年轻人更多考虑自身的未来规划和就业质量,希望一步到位找到理想工作等等。共同的是,这一异于传统就业模式的路径,为他们提供了缓冲期。

高校专家指出,慢就业表面上是特立独行的选择,除极少部分有明确规划者外,绝大部分出于对求职压力、工作压力的逃避。随着时间推移,原本较弱的就业竞争力不断下滑,“慢就业”很可能最终成为“难就业”。毕业生所在家庭即使在经济上可以长期承担,在可持续发展上却失了动能。正如小黄妈妈所言,“虽然家里条件可以养着孩子,但如果最终找不到工作,这个慢的意义在哪里?”

“当前就业形势下,越是难,越是要迎难而上。”上海政法学院学生工作部部长张军直言。

他分析应届生求职,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先就业,后择业,踏上社会的第一步并非一定是专业对口待遇满意的理想岗位,有时需要从基层、基础性工作做起,打好基础宽口径,而且这首先解决了充分就业的问题,“破冰”给自己一个成长的机会。二是相对理想化的状态,学生按照自己理想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以就业质量为目标进行努力,绝不“将就”。

“我认为,如何二选一,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他说,希望别再观望等待,以至错过现在到六七月之间这个重要窗口期。

主动出击“逼”出就业增量

“我们影视表演专业的有些学生研究了国家新政策,现在去考教师资格证了。”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表演艺术学院办公室副主任何思源道出新鲜事。

这个与朝九晚五工作不太一样的行业,在疫情压力下曾面对更多寒意。往年会有许多经纪公司来校选才,应届毕业生1月可能就会进各种剧组,如今供需碰头会可能得更谨慎,而许多剧组出现了变化,有的延期到了四五月。

“学生的主动性出乎我的意料。”何老师介绍。除了争取传统影视表演、话剧表演、广告拍摄等项目外,有的毕业生开始备考教师资格证。上个月,国家发布新政策: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可“先上岗、再考证”。这一来,基础教育领域需求较大的艺术类教师,成为毕业生自己开拓的就业新增长点。

另一方面,疫情对我国消费造成了较大冲击的同时,以直播带货等为代表的线上新型消费不断涌现、业态翻新,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以往看似“边缘”的线上销售主播等岗位,也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参与。如此加加减减,求职空间实际被“逼”出了增量。而机会,正在于自身积极争取,以及与国家政策导向相融合。

高等教育专家叶志明教授给学生上课的PPT里,最后一页是一幅画——画分两边,左侧是一只白瓷碗,上方一双手正打蛋入碗,下方写着“从外破壳,是食物”;右侧则是一堆鸡蛋里,一只毛茸茸小鸡刚顶壳站起,下方写着“从内破壳,是生命”。

“过去我们觉得毕业后不工作很奇怪,现在的年轻人更加追求自己的志向和兴趣,在不啃老的前提下,花一些时间积累和挑选,这未尝不可,”叶志明说。但是他认为这其中也应明确主动和被动的区别。若有明确规划,不断提升完善自我,是不怕的。若只是被动等待,那就应考量就业力和就业目标之间是否存在相当距离,应该有所警醒。

就业是一件以终为始的事

上海大学应届毕业生王立峰,算是慢就业的反义词,“急就业”——此前他由于实习表现优秀,已经拿到了阿里巴巴集团供应链平台产品经理的offer(就业意向书),依然选择在正式就业季开始后,投出100多份简历,并参加其中50家企业的笔试。这位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觉得,“投简历求职就跟高考一样,不经历一次,人生就少了点什么”。

经过若干面试后,他的就业选项数,从1变成了4。明明早早获得“专业对口且成长性强”的岗位,为何那么拼?“我可能想法比较多。”小王坦言,虽然现在都说就业压力大,但总想拼出一份跟未来方向比较契合的职业起点。在供应链这个领域中,他感觉自己更适合也更有兴趣的是品类管理、需求预测等的咨询环节,而非较为传统的物流仓储环节,所以毫不犹豫放弃,扛着压力继续战。

在他看来,投简历、笔试、面试也是对多年学习、实践的复盘。更重要的是,在此期间,他认识了很多优秀的“竞争者”同辈。如今已经定下理想岗位的小王说,“单纯的逃避、等待,等不来岗位。”

“就业是一件以终为始的事。”同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方雅静坦言,在向就业目标前进的同时,也要思考初心是什么,并从中汲取力量。在她看来,求职和工作的收获绝不仅限于薪酬收入,还包含着再学习的机会、社会关系拓展,以及激发更多潜能。

当前,岗位需求固然与毕业生人群存在结构性、地域性不匹配的问题,但也应该看到就业观、劳动观的树立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老师认为,这不仅仅是毕业生和大学两者之间需要加强的部分,也是社会大系统应进一步思考和完善的。今年及未来几年,都将面临较大就业压力。虽然大学是就业的出口,但包含大学、中学、小学在内的劳动教育,都需要“同题异答”,并形成有机链条,贯穿起青少年劳动观念的良性发展。

来源:《解放日报》2020年5月15日头版

阅读原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