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 | 张文宏和李佳琦,什么样的城市精神让“顶流”在上海“汇流”?

时间:2020-05-20浏览:682

“张文宏发微博了”,七个字的热搜话题标签下,六小时阅读量超两亿。

消保委工作人员、央视主播、奥运冠军,李佳琦的下一位直播间搭档会是谁?为湖北拼单、为上海“五五购物节”打call、为扶贫“开麦”,他的带货主题词还会有哪些?

张文宏与李佳琦,可谓时下中国互联网领域的“顶流”代表:一人是华人世界极具关注度的医生,无数网友把他的防疫“金句”挂在嘴边;另一人则是无数中国品牌供应商排队上门邀约的合作对象,他的标志性口头禅几乎是让消费者起心动念的发令枪。

巧的是,这两位“顶流”在上海“汇流”——他们生活在上海,他们的事业发展、升级也在上海。就在2020年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的关键时期,他们从各自领域“出圈”,被越来越多网友认识、认同。为什么都是在上海“走红”?上海之于“顶流”的诞生,是偶然吗?

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熊月之更愿视之为必然,“上海,城市的基因、精神、品格潜移默化影响着城市里的人,而人进一步塑造城市气质、推动城市发展。或许可以说,‘顶流’是几张典型的面孔、名片,他们所代表的,是一座城市的气质秉性。”读懂“顶流”的崛起,一座超大城市的日常可见一斑。

金句背后:

尊重专业、精细化分工的体系,让“讲好故事”更有底气

张文宏是怎么红起来的?他讲话风格独到。在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候,他一句句提醒市民:“闷在家里就是战斗”“你闷,病毒也给你闷死了”“防火防盗防同事”等,经他“翻译”的防疫要领,大众听得懂、记得住、传得开。

甩开专业术语,大白话成了金句。语言魅力,无疑是一大推手。“但又不止于话风幽默那么简单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章友德拆解,“讲好故事本身,是一种经世致用的方法。它考察的不仅有换位思考的自觉、过硬的业务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更是一个体系精细化分工的浓缩表现。”

都说张文宏硬核圈粉,其实,他更有“硬核”师承。17年前,其师翁心华是上海市防治“非典”专家咨询组组长。“华山感染”的深厚土壤,给了他出口金句的专业支撑。“闷死病毒”基于斩断传播链的科学研判,“防同事”表达了保持社交距离的重要,“早餐喝牛奶”的依据则是加强蛋白质。因为每次发言都“有一分证据便说一分话”,张文宏说话看似剑走偏锋,但在常有“后真相”的网络时代,他极少“翻车”。

“更值得注意的,是他背后的精细化分工体系。”章友德说,具体到疫情,有人在学科前沿,比如复旦大学和上海市疾控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携手分离出病例毒株;有人冲上前线,比如1649位上海医护人员,逆行湖北与病毒抢生命;打造比如也有人站在社区自治、全民防控的战线上,用直白有效的话做科普、抚平焦虑、回应社会关切。

有意思的是,李佳琦“破圈”而来,打头阵的也是语言,后续发力也离不开专业与分工。

“oh my god,买它买它!”已随处可闻,可他卖口红,仍能调用1000种不同的新鲜描述,秘辛就是真试真感受。在广告总得吹捧的惯性思维下,他敢挑战品牌,站在消费者的同一阵线吐槽产品,出发点也是一名销售的专业。直播间里货品庞杂,偶有看走眼的,他倒也坦然,核对真相后当即道歉,职业操守为他进一步圈粉。

熊月之先生的分析,是越过了“李佳琦”,看见了他的身后。“一年超过365场直播带货,一位主播固然对商品了如指掌,一支强大团队所做的先期市场调研、产品测试等,也值得一书。”在这位历史学者看来,“上海的城市发展,始终带着尊重专业、实事求是的基因;在进入到现代社会后,更讲求分工,让专业人做专业事,而这也是上海实现精细化治理的路径之一。”

一个人与一群人:

哪里包容新事物,哪里就可能涌来千帆竞发

上海正在进行中的“五五购物节”上,区长们直播带货成为上海最热的新闻之一。同一时间,拼多多、小红书、饿了么、叮咚买菜等在线新经济平台,几乎倾巢而动助阵购物节。年轻人聚集的哔哩哔哩,也不甘寂寞,一则“后浪”的独白,刷了全国网友的朋友圈。

一段时间里,高光反复照见上海。因为从硬核医生张文宏、头部主播李佳琦、“首席带货官”区长们,直到一众互联网新势力,正在讲有意义又有意思故事的,这些主体,都在上海。于是,网友封这座城市“城会玩”。

“城会玩”,本质就是创新。

李佳琦初“闯”上海,“网红”还是个偏向贬义的词,“带货”也不算足够体面的工作。可他坚信两点,信息过载的当下,时间将是最大成本,能帮消费者迅速甄别好物,直播间应该有可为;上海,聚集了大量时尚品牌,许多世界一线品牌的中国总部就在上海,这片经济热土,能为他的直播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品牌故事。

类似的故事有很多。黄峥白手起家创办拼多多时,外界都对这个专做小县城人的生意、专在性价比上做到极致的平台,感觉匪夷所思。而今天的拼多多,市值在中国已上市互联网公司中排名第五,且仍在强势上升。张旭豪与饿了么走过的,同样是条从无到有的路。11年前,在上海交大读研的他,自己骑着助动车送出第一单外卖,彼时没人想见,今天的外卖小哥,已是生活里最熟悉的陌生人。李佳琦的横空出世,与上海崛起的在线新经济潮流完全契合。

为何上海总能讲新的故事?熊月之说:“上海一直是中国最能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地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先进文化的萌芽,都发生在上海,就是最佳例证。”时移世易,城市“开放、创新、包容”的品格日渐笃厚,便常有千帆竞发。一年前,世界银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排名里,中国取得了巨大进步。这一评估,是以北京、上海两个城市的指标数据为基础的,其中“上海样本”权重占比55%。

为何上海总能包容这些“不走寻常路”的人?

全国人大代表曹可凡在上海有档节目家喻户晓——《可凡倾听》。近来,他接连把张文宏和李佳琦请来对谈。观众疑惑,两位虽是“顶流”,可与节目往昔的座上宾、那些国内外的人文名家终究是不同的。主持人解惑:“当年有人问程十发何为‘海派’,他回‘海派无派’。艺术上是如此,城市亦然。上海是座极具包容度的城市。每个人带着各自不同的个性、才华、情感、审美、成长环境等等来到这里,期待创造不同的面貌。而上海,给全世界的人提供舞台。”

上海,海纳百川,这里包容一切奋斗的轨迹,拥抱所有努力奋斗的梦想和精神,它们都是写在上海源流里的故事。


作者:王彦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邢晓芳

来源:《文汇报》2020年5月17日头版

阅读原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