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纪录片学院召开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研讨会

时间:2020-11-15浏览:438

1114日上午,上海纪录片学院于明文苑A5-103召开上海地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研讨会。澎湃新闻副总编辑孙鉴、上海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副主任朱晓茜、教育电视台副台长姚赟勤 、《新闻记者》杂志主编刘鹏、中国国家一级导演李晓、上海羡视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监郑韵姣、甲米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俞从义、青浦融媒体中心副主任高群等多位业界嘉宾,以及我校教务处副处长陈风光、上海纪录片学院理事长戴元光教授出席会议。上海纪录片学院副院长邢虹文教授主持会议,


陈风光介绍了上海政法学院实践教学情况,指出我校高度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实践学分设置占比高,从学生大一开始,每年6月到7月都会安排学生到实务部门实习。他期待纪录片学院与业界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打造一批线上线下一流课程。


戴元光介绍了纪录片学院的发展历程及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情况,提出学院未来五年的规划是打造国内最好的纪录片学院,并指出将从三方面着手推进:一是调整师资队伍的建设,以跟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际赛事,与国际接轨;三是大力加强与业界的合作交流。


研讨会上,嘉宾们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实践中尚存的问题展开探讨。邢虹文就业界对媒体人才的实际需求征询专家意见,与会嘉宾纷纷表达了各自的观点。上海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副主任朱晓茜表示,“智商、情商、逆商”这三商的具备对于学生而言至关重要:智商指的是学生要有对镜头语言的把握能力,而不仅仅是靠画外音进行表达。同时,要具备基本的英语沟通能力与跨文化沟通技巧;情商是团队合作与沟通的能力;逆商则是遇到困难时坚持下去的能力。


中国国家一级导演(原上海纪实频道创意总监)李晓指出,当今时代下,要用产品的思维来看待纪录片,“纪录片是一种知识产品”,面向社会的、为市场服务的。学生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创意策划和剧本写作能力,“在剧本、提案上面能有一些训练”,并在这些方面展示出一定的专业素养,服务于社会需求。


教育电视台副台长姚赟勤表示,作品是学生能力展示的最好方式,学生要用心打造高质量作品。对于上海纪录片学院的教学实践发展,姚赟勤建议:除了纪录片之外可以拓展一些电视新闻的课程和讲座,因为电视新闻和传统的纪录片有所不同,如果学生对两者都能有所了解,会更有竞争力;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敢于质疑敢于表达;可以邀请往届学生回来做经验介绍,延伸毕业后的一公里。


青浦融媒体中心副主任高群对融媒体中心的建设现状和人才政策进行了介绍,指出现阶段具有融媒体思维的人才较为稀缺,并表示希望能与纪录片学院加强双向互动。


澎湃新闻副总编辑孙鉴表示,人文通识基础很重要,功夫远在镜头之外;要有新闻意识,具备新闻处理和举一反三的能力;要有远见卓识,“一定要有抱负,视野要跟时代相关”。并表示,现阶段缺的是策划、导演和有想法的人才。


《新闻记者》杂志主编刘鹏表示:“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出来以后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技能就是如何讲好故事”,如何去讲好一个故事,要把熟悉的东西陌生化,让人看到不一样的人生。并指出纪录片的教学围绕如何讲好故事展开教学、实践项目是很有意义和特点的,让学生能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把社会上不同层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培养一帮接地气的年轻学生。


甲米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俞从义对民营传媒公司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表示公司正在向自媒体转型,指出其公司现阶段正在着力进行科教纪录片的制作,表示希望与学院进一步探讨常规的学生实习合作以外的项目合作方式的可行性。


上海羡视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监郑韵姣对公司业务进行了介绍,表示公司在招聘时特别重视学生的抗压能力和承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王海纹老师表示,“学生要多体验生活,感知周围的环境和世界”,善于表达自己的认知;学院可以加强编剧的课程教学,“编剧在纪录片创作的过程中还是蛮重要的,他会对我们选题的把握,包括在我们的制作过程当中会给你一个非常重要的引导,比如说如何去制造一个戏剧冲突……”;多门类的尝试和实践对纪录片是有营养的,也能够让学生今后的发展道路更宽。


会议结束后,与会嘉宾参观了上海纪录片学院实验室并合影留念。上海纪录片学院新闻学教研室、广播电视学教研室、纪录片教研室和实验中心等教研室主任和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此次会议进一步加深了学院与共建单位的沟通,并针对行业发展的趋势探讨了未来合作的新方向,通过良好的交流互动,夯实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搭建了学生与实习就业单位的桥梁,探索了新闻影视传播人才为社会服务的现实路径。(张韵、徐芳菲撰稿 赵宝科摄影)

上海纪录片学院

20201114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