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 | 开启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现代化新征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讨会在上海政法学院召开

时间:2020-12-08浏览:417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查建国 夏立 陈炼)11月15日,上海政法学院主办,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开启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现代化新征程——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讨会在上海政法学院召开。上海政法学院党委书记夏小和出席研讨会并致辞, 研讨会开幕式由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俊峰主持。

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等高校及媒体的专家学者40余人与会。

开拓研究思路 深入交流研讨

夏小和简要介绍了上海政法学院、上合基地的发展概况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他表示,学习、领会、精准、阐释、大力宣传系统研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出一批有理论分量、思想重量、话语质量的研究成果是社科理论界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任务。期待大家在研讨过程中开拓思路,深入交流,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产生更多富有针对性、建设性和前瞻性的真知灼见。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聘教授张远新主持主旨发言环节。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肖贵清教授的发言主题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他认为,要把历次全会的文件结合起来,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我们党的文献资料相结合,厘清发展的线索;要全面系统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经验。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席教授陈锡喜的发言主题为“‘中国之治’与‘中国之制’的辩证关系”。他提出,要从学术史的角度梳理好二者的辩证关系;“中国之制”为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根本保证,中国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并形成了独特、完整的人才培养、竞争和选拔制度;只有推进中国之治现代化,才能使中国之制更加巩固,优越性得到充分的展现。

同济大学法学院蒋晓伟教授的发言主题为“论智能化及风险社会以精细化为导向的社会治理法治化模式”。他表示,以精细化为导向的社会治理法治化作为最佳选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要构建公正权威的司法和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营造全社会精细化社会治理的环境,培育全民精细化社会治理的理念。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晓强教授作点评。他认为,三位专家的主旨发言观点明确,逻辑上环环相扣,主题和内容都令人深思。

坚持学术创新 注重学科引领

上海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焦娅敏教授主持会议上半场主题发言环节。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杜仕菊教授提出,要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面临的问题;新阶段的发展应是更高水平的发展,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光锋教授在发言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十个历史经验。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教授表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坚持学术创新、坚定政治信仰;要将理论遵循和实践对标同行,注重学科引领和理论育人的同构性。上海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董玉来教授认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三进”的工作要把握整体性、学理性、针对性。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文教授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质上就是要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有尊严的体面生活,要通过和谐劳动关系的治理,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会强教授作点评。他认为,如何用学术话语,把文件所蕴含的理论和观点更好地阐释和表达出来,是我们大家共同面对的一个挑战。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健教授主持会议上半场主旨发言环节。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葛扬教授的发言主题为“高质量经济发展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他表示,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经济发展须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经济发展要启动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上海政法学院全球安全治理研究院李新教授的发言主题为“中俄制度变迁模式选择的思想根源探讨”。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涵锦教授的发言主题为“深刻理解‘四个全面’新表述的几点体会与思考”。他认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教师应明确在课堂上的展开程度,要搞清楚“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和内在的逻辑体系。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森年教授作点评。他总结道,三位教授的发言形成一个比较严密的逻辑,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解答。

学习全会精神 构建新发展格局

会议下半场主题发言环节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华副教授主持。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国民教授梳理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演进。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赵勇教授提出,文化软实力的中国叙事逻辑主要包括四个向度,一是关于彰显美好生活的叙事逻辑,二是叙事逻辑一定要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是衔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四是在叙事中间要构建国际话语权。

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娱教授表示,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满足人民文化多样化的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要坚持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路径上要推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

上海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董金明教授在发言中表示,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当前思政课教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在课堂教学和研究上,我们要加强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新发展格局和中国现代化关系、关于共同富裕、关于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这四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上海政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储德峰副教授针对四位专家的发言做了点评。

第二阶段主题发言由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侯天佐副教授主持。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耿步健教授从时代背景、根本主题、核心主线、哲学方法、根本观点、内在逻辑以及一二三卷相结合等七个方面分析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核心要义。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瑶梅教授解析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相关内容。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邱杰教授认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在“三进”过程中要把握逻辑与历史的相统一、理论与实践、学理性和政治性的比较与分析等方法论。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孙迪亮教授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一论断的真理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有利于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构建新发展格局。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新宁研究员提出,从自力更生到自主创新到第一动力,再到创新在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要从重视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和原始创新、坚持四个面向将创新贯穿于我们现代化工作建设全局。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增彦教授针对五位专家的发言作了点评。

自由发言环节由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刘旭光主持。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王红阳表示,在空间实践中存在自然空间的危机、城市的新贫困等诸多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破除和规制资本逻辑,该答案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得到解决。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李先悦提出,关于怎样讲述“三进”问题,一是要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二是要以历史思维逻辑的方式来讲述。

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世甫教授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体现了及时性和针对性等特点,从宏观、中观、微观上全面系统阐述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阅读原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