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讲坛|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应邀来校作“乡村内生发展的困境及其超越”学术讲座

时间:2023-11-07浏览:11

116日,我校“名师讲坛”系列讲座第145讲在汇知楼107综合研究中心报告厅举办。应政府管理学院和社会治理研究院邀请,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来校主讲。本次活动由石发勇教授主持,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共一百多人聆听了讲座。政府管理学院章友德教授、副院长杜建军副教授、辛方坤教授、温曼副教授、段媛媛副教授、张诚副教授、王晓燕博士、陶树果博士、周霓羽博士、王晓迪博士等出席了此次活动。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乡村内生发展的困境及其超越”。文军教授首先对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等振兴乡村发展的有关大政方针进行了简要的解读。随后,他对中国社会工作与乡村建设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关联进行了介绍,并对社会工作介入乡村建设的路径进行了梳理。在现有关于乡村内生发展的研究中,学术界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探索路径:一种是从自上而下的角度强调乡村发展中国家的责任;另一种是从自下而上的角度强调乡村自主发展的可能性。文教授指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展开对乡村的整体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单一依靠传统“自上而下”的外生模式或“自下而上”内生模式都无法完全满足乡村治理的多元化需求、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文军教授指出,“外生-内生”的实践张力演化成为乡村振兴的多重内生发展困境:一是缺乏“社区为本”整合取向的价值困境;二是乡村人口流失与组织化薄弱的主体困境;三是深层次发展动能二元分化的行动困境;四是行政体制限制地方自主性的结构困境。他因此提出当前亟需树立“社区为本”的新内生发展理念,在构建乡村治理韧性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社区化的主体赋能和网络联结,实现本地资源的再生性培育,将内生与外生有效联结,构建上下联动的新发展模式,方可突破乡村振兴时期内生发展困境。文军教授指出,新内生发展模式采取“整合性”的发展视角,整合内外部资源、推动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的有效联结、实现上下多主体有效协作,将成为乡村振兴时期突破内生发展问题的重要行动选择。

文教授随后介绍了自己带领团队在云南寻甸县泽铁社区开展的新内生发展实践项目,通过移风易俗、协助产业振兴等具体实践策略,生动演绎了“内外共生”乡村新内生发展模式的建构过程。他提出首先要从价值层面树立新内生发展理念,其次从主体层面进行居民、组织、社区三层社区化赋能有机嵌合,在行动层面实现网络连结中的内外部资源开发,最后于结构层面构建乡村韧性治理体系。新内生发展模式与乡村振兴战略在价值理念、实践场域和行动方法等层面都呈现出高度的契合性。

接着,文军教授提出了新内生发展模式的本土化问题。他指出,在理论层面上应当加强探索,发展出中国特色的新内生理论;在实践层面,除了价值与思路,更要注重乡村的情境性,注意避免“泛化危机”;此外,既要扎根乡土的确定性,也需要注意到乡村发展的脆弱带来的不确定性。

最后,文军教授提出对未来的展望。通过新内生发展实践看农村社会发展作为地域性的发展问题,要兼具多部门发展、网络发展与协商取向的创新,跨越传统命题的二元张力,更需要采取集体化的共同体行动进行长期探索、在党建引领下整合更广泛的人财物资源引进开发。他还以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寻甸新内生试验区”建设3.0项目为例,描绘出对新内生实践未来推广的美好愿景。

其后,章友德教授、辛方坤教授与文军教授就本研究中的一些议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也就讲座中的内容向文军教授积极提问、交流。文军教授一一进行耐心解答与探讨。本次讲座的开展,开拓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学术视野,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对于研究的兴趣,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李楚怡、闫业敏 撰稿、摄影)

政府管理学院

2023116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