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巡礼|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体制机制,着力构建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时间:2024-05-06浏览:11


上海政法学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涉外法治的优势资源,持续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体制机制,陆续获批“上海高校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着力构建新时代涉外法治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提升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质量。

推动行校融合共建,完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

打造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平台。学校不断完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整合校内外人才培养资源,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与上合组织、国际商会、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等国际组织,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等行业部门,与上海仲裁委员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等涉外法律服务机构签订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基地共建合作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组建教师团队、开展课程与教材建设、组织实习实训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探索具有上海政法学院特色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打造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平台。

开设涉外法治实务课程。学校与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共同打造“数字经济司法实务研究”课程,依托上海法院数字经济司法研究及实践(嘉定)基地“理论+产业+司法”智库联合体,贯通融合刑民商多个重点领域,囊括了实务经验分享、判决说理阅读、近距离执业体验等多个维度,并结合典型案例等展开授课,着力打造审研学“一站式”生动课堂。接下来,学校将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上海知识产权法院联合推出《涉外司法实务》《知识产权司法实务》等更多涉外法治相关实务课程,开启协同培养新模式,以期培养一批基础性、前沿性、复合型的涉外法治人才。

举办“大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论坛”。2024年4月,学校主办了第一届“大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论坛”,论坛邀请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青浦区、松江区、浦东新区、嘉定区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的行业专家以及部分律师事务所实务专家,围绕“涉外法治人才能力培养”“行校合作的问题与路径”等议题开展研讨,通过研讨交流,搭建法律行业与高校合作的新平台,拓宽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路径,推进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行校合作的新发展。

深化体制机制建设,重点打造“一班两院”

设立“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基地班”。2024年3月,学校编制《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基地班建设方案》,设立“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基地班”(以下简称“基地班”)。基地班每年3月初启动学生选拔,遴选20名政治素质高、外语水平突出、学习能力强、善于沟通的优秀学生。基地班采用“进阶式”二维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开展“1年基础法律+2.5年涉外法律和英俄双语+0.5年涉外实习实践”的学习模式,培养“法律+英俄双语+涉外法律实务”各项能力。学校推荐基地班学生赴国际组织、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和上海涉外立法、司法、行政执法等行业部门实习实践;选派基地班优秀学生赴世界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或法律服务机构留学、访问、交流。

设立国际仲裁学院。学校充分发挥在国际仲裁方向的资源优势,设立“上海政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学院建设突出“三大结合”:一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发挥学校在国际仲裁方向的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等方面的优势,形成相互支撑的教学与研究机制。二是学校教学与行业实践相结合,充分吸纳国际仲裁领域的机构与专家,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形成全流程、多方向、应用型的国际仲裁人才培养体系。三是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立足上海建设亚太仲裁中心的现实需求,利用学校在国际仲裁领域的优势资源,全面参与仲裁行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打造国际仲裁人才培养的上政品牌。

设立涉外法治研究院。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服务国家涉外法治战略,提升学校涉外法治研究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2024年3月,学校编制《涉外法治研究院建设方案》,设立“上海政法学院涉外法治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研究院通过开展涉外法治理论和前沿实践问题研究,推动学校涉外法治人才自主培养水平提升,为学校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研究院聚焦国际商事争端解决、自贸区法治研究、涉外金融法治等研究方向,各研究团队编写教材,开设高质量、前瞻性涉外法治课程,以高水平创新性科研成果反哺教育教学,助力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需要。

发挥政法院校优势,培养学生涉外法治实务能力

开展涉外法治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积极发挥政法院校优势,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实践能力培养,选送优秀在校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2018年以来,累计77名学生入选“上海市高校学生赴国际组织实习项目”,赴上海合作组织、国际统一私法协会、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等国际组织开展实习,学校成为上海地区向国际组织法律人才输送最多的高校,涌现出一批在国际商会、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等国际组织任职的优秀毕业生。学校还连续14年主办Moot Shanghai国际商事模拟仲裁庭竞赛,不断推动应用型涉外仲裁实务人才的培养,为全世界的法律学子搭建提升商事争议解决能力和建立友谊的平台,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法律人提供涉外法治人才交流渠道,传播法治精神,共同推进国际法律人才培养迈向新的高峰。


举办“上海市高校大学生涉外法治论文创新大赛”。2023年,学校组织开展“首届上海市高校大学生涉外法治论文创新大赛”。参赛学子围绕涉外民商、涉外刑事、涉外合规、涉外诉讼、涉外知识产权、涉外仲裁、国际法等选题进行写作。大赛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的156篇参赛论文。专家对参赛论文进行了两轮评审,共评选出32篇获奖论文。大赛以学生为导向,着力保障学生“赛有所得、写有所获、学有所获”,在上海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领域产生了广泛积极的影响。

拓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渠道。学校设立“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基地班”,联合与上合组织秘书处、联合国相关机构共同建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法律学院”,遴选基地班优秀学生参加“尚合高水平研修生项目”“尚合青年国际组织培养项目”“国际组织联合培养实习生项目”等,促进基地班学生与境外学员共同学习、共同实践,开阔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生多元文化环境的沟通能力和涉外法治实务能力,共同培养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源|教务处 国际交流处 国际法学院 中国—上合司法培训基地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