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缅怀革命英雄先烈,赓续红色革命精神,上好“场馆里的思政课”,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的指示精神,3月18日下午,唯实宣讲团及上政第32学生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前往龙华烈士陵园展开调研活动。唯实宣讲团指导老师、上政第32学生党支部书记吕静怡带队参加活动。
在唯实宣讲团成员的的引导下,师生们参观烈士纪念馆,通过历史文献、革命文物与实景还原展陈,了解革命先辈在烽火岁月中的英勇事迹。一件件饱经沧桑的革命文物,一桩桩震撼人心的英雄故事,生动诠释着“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忠诚担当。宣讲团成员立足“学龙华烈士精神,传英雄不朽风华”主题,系统阐释了龙华二十四烈士“信念如磐、意志似钢”的革命品格。宣讲内容深入浅出,既深挖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又赋予其当代青年勇毅前行的实践指引,引发了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参观结束后,师生们以龙华烈士陵园为背景,运用新媒体技术创作红色微党课,通过镜头语言创新表达龙华千古仰高风的精神内涵。这既是对红色资源的创新性转化,更构建了移动思政课堂新范式,使革命文化突破时空界限,激励更多人共同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开创未来。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传承红色基因不仅是历史使命,更是时代责任,要以龙华英烈为镜,赓续精神血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本次场馆里的思政课主题实践活动,是馆校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实践,构建了“瞻仰-学习-感悟-传播”的爱国主义教育闭环。下一步,上海政法学院学(研)工部(处)将以大思政课“五线并行”实践育人活动为契机,持续开展《活力上海——“场馆里的思政课”》,凸显“走一路,学一路,讲一路”的宣讲育人实效,引导新时代青年增强永远跟党走的信仰信念信心,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学生感悟
通过参观龙华烈士陵园,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走在庄严肃穆的陵园中,每一块墓碑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先烈们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让我深受触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继承和发扬先烈的革命精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此次活动之后,我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做一名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青年。
---潘春芳
龙华陵园松柏翠,英烈中魂死长眠。走进龙华烈士陵园,青松翠柏间庄严肃穆的气氛让人不禁心生敬畏。纪念碑上“丹心碧血为人民”几个大字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烈士们的英勇事迹。参观纪念馆时,那些泛黄的手稿和烈士的遗物仿佛将时光拉回至战火纷飞的年代,让我深深感受到烈士们为祖国和平民主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应当铭记他们的奉献精神,努力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耿培垚
这次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伟大牺牲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在龙华烈士陵园,每一块墓碑都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感人至深的历史故事,让我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唯实宣讲团成员的宣讲,不仅加深了我对党的历史和理论的理解,也激发了我作为积极分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红色微视频的拍摄过程,则是一次生动的实践教育,通过镜头我们重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承诺。此次活动让我更加坚定了追随党的步伐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
---李文清
踏入龙华烈士陵园,肃穆之感扑面而来。松柏常青,似在守护着英烈的英魂,纪念碑上“丹心碧血为人民”几个大字,闪耀着无尽的光辉。走进纪念馆,那些珍贵的遗物、感人的事迹,将往昔的峥嵘岁月鲜活呈现。革命烈士们为理想舍生忘死,用热血铺就了如今的和平之路。我心怀感恩与敬仰,立志传承他们的精神,砥砺前行。
---黄紫
站在龙华烈士陵园的纪念碑前,指尖抚过镌刻着1927-1937年烈士姓名的花岗岩壁,清晨的露珠顺着丹心碧血为人民的鎏金题字缓缓滑落。当宣讲团成员讲述陈延年烈士在龙华就义前革命者绝不下跪的呐喊时,我忽然发现脚下青砖缝隙里冒出的二月兰,恰如先烈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参与微视频拍摄时,与团队反复打磨脚本细节的过程,让我深切体会到红色文化传播需要守正创新的表达方式。这场立体化的红色教育,激励我们将精神滋养转化为奋斗动能!
---李金娜
来源|学(研)工部(处)
撰稿|许菱珊
摄影|黄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