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安:中国对外援助70年——实践、法制与人才培养

发布者:葛雯婕发布时间:2020-10-19浏览次数:344

1018日,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前秘书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发展合作学院首席专家、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外经贸咨询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援外金奖获得者王成安教授受邀为国际法学院师生作题为“中国对外援助70年:实践、法制与人才培养的讲座。讲座由国际法学院副教授曹俊金主持,国际法学院副院长石俭平、国际法学院副教授刘恩媛、陈振云等老师及全体研究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王成安从自身30多年的援外管理经验出发,介绍了中国对外援助70年的历史演进,从中国1950年援助朝鲜开始,将中国的对外援助分为起步初创阶段、成长壮大阶段、改革发展阶段及开创新局面阶段四个阶段。同时,王成安阐释了中国对外援助法制建设的成就,并就目前推动对外援助立法发表了看法,认为我国既需要在对外援助立法中认清中国的发展地位和发展阶段问题,也需要在今后的援外立法中明确援外主体及机构职责。王成安认为,中国对外援助需要建立在开放合作的基础上深入发展,希望我校的同学们能够积极投身国际发展事业,从实践中总结规律,同时努力做好学术研究,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中华复兴而努力!

随后,曹俊金主持互动环节,王成安就老师和同学提出的“对外援助与国内扶贫二者之间如何平衡”“国家国际合作发展署在援外职能中扮演何种角色”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最后,石俭平对王成安的精彩讲座进行了总结发言。她认为国际法研究不能纸上谈兵,要从来自援助第一线的视角研习,王成安教授的讲座为同学们学习国际法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她还强调要加强国内立法在对外援助方面的适用,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研究对外援助法。


本次讲座既有理论深度,又幽默风趣,王成安结合自身多年的实务经验,向师生们分享了我国对外援助的过程和发展进步等内容,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我国对外援助工作的必要性和成果,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对外援助与法律的盛宴,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和研究国际法的热情。(郭杨、王巧稚撰稿 郭杨摄影)

 

                                                         国际法学院

                                                    20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