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近日,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赴上海仲裁委员会开展访企拓岗专项活动。国际法学院党总支书记石俭平、副书记陈娜、教务处副处长(挂职)方瑞安、国际仲裁学院副秘书长冯硕参加此次活动。上海仲裁委员会财务与发展规划部部长李昱、人力资源管理部副部长范博宏、财务与发展规划部任琰热情接待并全程交流陪同。
上海仲裁委员会作为我校法律硕士(涉外律师)研究生培养项目、法律硕士(国际仲裁)研究生培养项目以及我校“教育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三个国家级人才培养项目的联合培养单位,一直以来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务课程建设、实务导师选聘、实践平台搭建、模拟仲裁庭竞赛和课题资助等方面给予我校大力的支持。通过“高校+实务部门”的协同机制,全流程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培养精通国际规则、具备涉外法律争议解决实务能力特别是仲裁法治人才的培养探索出新路径。
在会谈交流中,李昱回顾了上仲与上政在涉外法治人才特别是仲裁人才培养方面合作所取得的成果,系统介绍了上仲的职能定位与发展布局。范博宏详细介绍了近几年上政学子在上仲实习和就业的人数,分享了上仲人才选聘的基本要求,他对上政学子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专业素养、语言能力和实务适应力显著优于传统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展现了协同培养机制的显著成效。
石俭平对上仲长期以来对国际法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在上海国际仲裁学院的精心组织下,杨良宜先生及其团队打造的《英美合同法》《英美证据法》及《国际商事仲裁法》获得了选课学生的热烈欢迎,上仲已经成为我校重要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并且期待未来能向产教学研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方向继续努力和推进。
陈娜和其他教师代表也表示此次访问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举措。通过与上仲的深度联动,学院能够精准对接行业需求,让学生在真实的国际商事争议解决场景中提升实务能力与国际视野,增加实习实践和就业的机会。
本次访企拓岗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学院与实践教学基地之间的联动,双方将持续深化在人才培养、学术竞赛、行业服务等方面的合作,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解决国际多元化争议事业建设输送更多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涉外法治人才。
源|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