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上海市大学生国际人道问题辩论赛于2016年5月15日落下帷幕。
上海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高解春、副会长李江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组宣部副部长边晓,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副主任奥斯力,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的领导,区县、高校红十字会的分管领导、专职干部,中学探索人道法师资以及高校红十字青少年代表等300余人观摩了辩论赛的冠亚之争。我院王娜副教授受邀观摩本次比赛。
自2011年在全市开展“上海市大学生国际人道问题辩论赛”以来,此赛事共举行六届,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参与的高校越来越多,由最初的8所增加到本届的42所。第六届辩论赛由上海市红十字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学生联合会主办,上海市红十字青少年国际人道法传播与研究中心、华东政法大学红十字会承办,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地区代表处支持协办。第六届辩论赛经历了第一轮比赛(38进12)、第二轮比赛(16进8)、第三轮比赛(8进4)、半决赛(4进2)的激烈角逐,于5月15日下午14:00-15:30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交谊楼二楼报告厅展开冠亚军的对决。我院王娜副教授作为评审专家受邀参加第一轮和第二轮比赛的评审活动。
总结前五届比赛的经验,本届比赛在宣传手段上,充分利用上海市红十字会、团市委、新活力公益发展中心的微信平台加强了工作宣传,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在培训方式上,采用线下集中培训和线上微信、网盘培训等相结合,提高了培训覆盖面和效果;在活动赛制上,除决赛以外均采取匿名制,使比赛更加公平、公正;在奖项设置上,增加了最佳辩手、最佳领队教练、最佳口才奖、最佳风度奖等奖项,提升了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目前,上海市大学生国际人道问题辩论赛已成为高校青少年学习红十字运动知识和国际人道法的重要载体,通过辩论赛的平台,大学生的思辨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才华风貌得到了全面的展示,“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以及人道主义理念得到广泛传播。(刑事司法学院办公室供稿)
刑事司法学院
2016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