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司法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专题报道一

发布者:裘欣璐发布时间:2018-01-16浏览次数:75

炎炎夏日,蝉鸣阵阵。在依法治国背景下,是否有高中法治教育融入“第二课堂”的必要性呢?各团支部是否有着提升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的策略呢?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犯罪的又该有哪些预防作用?刑司法学1643班的同学和杜欣月小组成员带你来一探究竟。

法学1643班的A组同学在7月5日下午,召开项目筹备工作会议,讨论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的分工安排,会议明确了项目实施第一阶段的工作任务与工作重心。项目组决定与部分学校开展重点接洽,并组织查阅相关资料,设计问卷等先期准备工作,并讨论了宣传形式等相关问题。

会议结束后,项目组全体成员开始投入紧张有序的工作之中。他们与金山区部分高中建立了初步联系,表达了进行调查的意愿,并进入相关学校的相关班级等为活动进行宣传预热。此外,他们来到图书馆,进行文献查阅,对法制教育的基本情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项目组力求以工匠精神,打造一份多亮点,高质量,有特色的问卷,提升项目的实效与水平。

目前,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开展顺利。项目组抓重点,分步骤,扎实推进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确保项目能够顺利结项。

法学1643班的B组成员已初步完成前期工作——调查。针对团支部活力问题展开调查,线上线下问卷同时发放,邀请上海政法学院各二级学院部分16级团支书参与填写并提出意见。针对此次调查,他们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

1.团支部的组织生活不健全。

2.团支部凝聚力、团员的荣誉感不够强。

需要从组织的运行活力、工作的开展活力以及团员的参与活力三方面进行改善。此次调查,不仅让团支部认识到了在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还意识到提升广大团员的团员意识的重要性。

杜欣月小组成员与佘山镇团委紧密联系,确定了课题与佘山镇团委合作共同开展,并借助佘山镇团委的资源联系相关初高中、青年学生开展相关前期问卷调查。

7月1日-7月10日,在佘山学校、天马山学校每个学校的不同年级开展了问卷调查活动,已完成近300余份问卷,后期将在继续提升问卷数量的前提下开始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工作。

课题小组通过与佘山镇团委的联系,确定了后期将通过实际走访泗泾镇少管所,通过采访少管所相关负责人了解更多青少年犯罪数据以及与青少年管制犯的相关沟通了解更多青少年犯罪数据及情况,为课题的后续开展奠定数据保障及案例支持。

 

相信在这三组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可以树立一部分同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制观,激发青年团员的爱国主义热情,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出贡献。(王朦怡 撰稿、徐轶凡、储沁、杜欣月 摄影)

刑事司法学院

2017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