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上海政法学院两级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沪政院内字【〔2013〕】200号)文件精神,将学风建设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全方位育人过程中,营造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刑事司法学院特制定学风建设实施方案。
一、转变观念,更新体制,完成总体目标要求
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文件精神,严格按照学校学风建设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纲,以学风建设为龙头,以增强教师严谨的治学精神和育人意识为基础,以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为核心,以大学生涯设计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抓手,以班级建设和宿舍管理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着力构建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努力培养品德高尚、学业精良、体现学校和学院特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健全制度,强化管理,稳步实施日常工作
加强领导,健全和完善学风建设规章制度。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要把学风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学风建设工作。学院成立由党政领导、专业建设负责人、教学秘书、辅导员组成的学风建设工作督导组,负责督促学风建设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和落实。以六项制度为依托,不断完善加强学风建设的长效工作机制。
(一)班导师制度
每个本科班级配备一名专业老师作为班级专业导师,另外再配备1-2名研究生学生作为研究生导生,负责协助辅导员全面指导班级学生的学术水平,除此以外,每个班级配备高年级导生1-2名,社会导生1-2名,形成五位一体的立体格局。
(二)学院领导联系专业制度
学院党政领导会同专业建设负责人要加强与相关专业学生的联系,关心学生学习和成长。
(三)教学、学工联席会议制度
由教学副院长和学工负责人牵头,根据工作需要召集教学管理和学生工作联席会议,通报和研究学风建设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四)学术水平评价制度
定期开展各班级为单位的学术类学科竞赛,如刑事法学论文大赛、刑事法学案例分析大赛、刑事鉴识大赛等,以《刑司论苑》为依托,全面提升学院的学术氛围。每年评选一次优良学风先进集体和个人,并在全院进行表彰。
(五)学风建设信息通报反馈制度。
各班级学习委员组成年级学习信息员小组,每周将各班级教师课堂教学、学生课堂学习、学院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情况,以书面形式向学院学风建设工作督导组汇报。
(六)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主动参与学风建设工作制度。
把学生党员承担社会工作制度、学生党员联系宿舍制度、学生党员联系入党积极分子制度与学风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在做好自身学习的同时,应主动参与学风建设的各项工作,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同学努力学习。
三、目标整合,资源增效,锻造刑司特色活动
(一)抓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引导学生全面成才
通过举办讲座、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奋斗目标,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大学生涯设计,做好人生和职业规划。抓好学生的职业发展、学业指导课程,教育和引导学生及时调整和完善生涯设计目标,实现对生涯设计的动态管理,充分发挥大学生涯设计的长效作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是学生专业课堂的补充和完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利用好学院学生会培训部所建立的相关资源,依托现有的“魅力英语”、“融入上海”、“高峰上合”、“格物讲堂”等项目提升学生课外学习水平和兴趣。
(三)加强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创新意识
充分利用“青春创业”论坛,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专业类学科竞技比赛以及“挑战杯”活动,深入开展第二课堂,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提高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同时,根据我院专业特色,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
(四)“我行我思”项目建设
搭建学生课外学习平台,每周一的“魅力英语”、周三的“格物讲堂”、周四的“高峰上合”、周日的“融入上海”等课外培训栏目要做精做强,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同时积极开展“刑司杯”刑事法论文大赛,搞好出版刊物《刑司论苑》的征稿和出版工作。
四、奖惩有力、责任细化,各项保障措施完善
每年评选一次刑事司法学院优良学风建设先进集体,对于优秀的个人和集体同评优和入党等挂钩,具体规则如下:
评选内容 | 观察指标 | 分值 | 得分 | 备注 |
整体班风 | (1)平均学习绩点 (2)不及格率 (3)3.0以上比例 | 20 |
|
|
学习情况 | (1)图书馆学习情况 (2)四六级通过率 (3)计算机通过率 | 10 |
|
|
专业特色 | (1)司法考试通过率 (2)发表论文比例 (3)其他专业学术成果 | 20 |
|
|
结对共赢 | (1)学生结对互助小组建设情况 (2)班级专业教师导师制情况 (3)班级研究生导生落实情况 | 10 |
|
|
比赛奖项 | (1)校内外学术比赛获奖情况 (2)参与学术比赛比例 | 15 |
|
|
学术修养 | (1)班级听讲座人次 (2)参与学术讲座策划组织情况 | 15 |
|
|
教师评价 | (1)本院教师评价 (2)本院以外教师评价 | 10 |
|
|
刑事司法学院
201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