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发布者:xssf发布时间:2019-10-23浏览次数:1214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

编号

22D024001

课程名称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理论与实践

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2   学时:30(课内讲授:14;应用训练:14;考核:2

2.课程性质:专业课/选修课

3.适用专业:监狱学、刑事司法专业

4.先修课程:无

5.首选教材:

《科学识别“谎言”—心理测试技术广角》,范海鹰、付有志、王学博编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参考书目:

①《破解“测谎”的密码—心理生理检测在探案中的应用》,付有志、刘猜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现代心理测试技术导论》,陈云林、孙力斌主编,知识出版社出版,2005年版。

③《情绪的解析》,[]保罗.埃克曼著、杨旭译,南海出版公司,2008年版。

④《微反应、微表情丛书》,姜振宇著,凤凰出版社,20116-9月版。

6.教学形式:知识点讲授、应用评析、操作训练等

7.考核方式:(考查)专业认识、技术应用、课程心得等。


教学目的及要求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知悉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及其

在犯罪调查中的作用,掌握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激发专业兴趣和对专业的热爱。


教学要求:

掌握多道仪测试的编题方法,了解多道仪测试的操作过程;掌握微表情识别的面部微表情与身体微反应的基本形态、情绪意义及其识别要点。

理解技术的应用原理及应用要素。

了解技术的发展前景及研究动态。






课程

内容

、教

学要

求及

学时

分配

















教学内容及实施安排:

第一篇导论2学时)

课程内容:

理论:走近测谎  多道仪测试概要、微表情识别概要

实践:体验测谎  多道仪测试资料片观摩、微表情识别应用案例评析

教学要求:了解多道仪测试、微表情识别等心理测试技术的概念和应用概况

第二篇多道仪测试理论与实践12学时)

课程内容:

多道仪测试理论:(7学时)

技术概要:称谓与发展、原理与应用

技术要素:

测试主体、测试仪器、测试指标、测试条件、

测试过程、测试编题、测试评图、测试结论、学科发展

自第1至第14讲,每讲课堂讲授时间据知识点重要程度分配5-50

钟时间不等(详见后课堂时间分配表)。

理论知识点要求学生课网电子教案自修,并在课堂随机抽查。

多道仪测试实践:(5学时)

应用案例评析、测试编题训练,第9-12讲,每讲约40分钟。

仪器操作训练(第13讲课堂,3-5人一组,每组约20分钟)

教学要求:

通过知识点系统学习,了解多道仪测试基本概念、发展概况、基本

原理、功能作用、应用领域及法律地位;了解CQTCIT单元图谱的基

本分析方法。熟悉多道仪测试基本要素、操作过程及应用情境;认识多道仪心理测试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努力方向。理解测试人员、测试编题、测试评图结论等关键技术对多道仪测试应用的重要影响。

通过操作训练进一步理解并初步掌握CQTCIT基本编题方法。

第三篇微表情识别理论与实践16学时)

课程内容:

微表情识别理论:(7学时)

技术要素:面部微表情、身体微反应、非言语行为形态意义

识别要点:激发情绪、辨析情绪、契合表达;

应用解析:反恐防暴、社会人际、情境应用

知识点讲授除第912讲外,其他每讲课堂讲授时间据知识点重要程

度分配10-50分钟时间不等(详见后课堂时间分配表)。

微表情识别实践:(9学时)

应用评析:  

lie to me 、《非常了得》,除第912讲外,每讲15-20分钟。

角色扮演:

《真真假假》主题表述判断,除第912讲外,每讲15-20分钟。

教学要求:

通过知识点系统讲授与学习,了解微表情的基本概念、形成原理、

功能作用、应用领域及其研究发展概况。

通过应用案例评析与情境识别等实训教学,理解并掌握常见微表情的基本形态与情绪意义,及其在情境中识别方法。

第四篇综合应用篇2学时)

教学内容:

1、学科发展(学科建设与发展概要)

2、随堂考核(专业认识、技术应用、课程心得)考题形式:

教学要求:

学以致用。

问题与思考:

1、心理测试技术的应用发展前景?

2、对心理测试技术学以致用的认识?

学习重点:

多道仪测试及其微表情识别等心理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技术要素及操作技能是本课程的重要内容

其中微表情的基本形态及情绪意义、情境中识别要点与多道仪测试的编题方法是重点学习与需要掌握的内容。

每讲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一览:(含理论与实训)

讲次

讲次内容

课时分配

多道仪 测试      知识点    讲授

多道仪   测试     应用案例 评析

多道仪   测试     实操训练

微表情 识别   知识点 讲授

微表情 识别   应用案例 评析

微表情 识别   实操训练

总分钟

理论

实践

实践

理论

实践

实践


1

1.1 多道仪测试概要  
1.2
微表情识别概要
1.3
课程概要

30



30

15

15

90

2

2.1 多道仪测试称谓与发展
2.2
微表情识别原理与应用

10



40

20

20

90

3

3.1 多道仪测试原理与应用
3.2
面部微表情形态及意义

10



40

20

20

90

4

4.1 多道仪测试主体
4.2
身体微反应形态及意义

10



40

20

20

90

5

5.1 多道仪测试仪器与指标
5.2
非言语行为形态及意义

10



40

20

20

90

6

6.1 多道仪测试条件
6.2
微表情识别应用要点:                     激发情绪、辨析情绪、契合表达

10



40

20

20

90

7

7.1 多道仪测试过程
7.2
微表情学习训练:meet+小测验

10



10


70

90

8

8.1多道仪测试评图与结论
8.2
微表情识别应用实践                          (反恐防暴、社会人际、挑战不可能)

10



50

15

15

90

9

9.1 多道仪测试编题(一)编题概要
9.2
多道仪测试编题训练(1)

50

20

20




90

10

10.1 多道仪测试编题(二)                     准绳问题测试法 (CQT)                                                                           
10.2
多道仪测试编题训练(2)

50

20

20




90

11

11.1 多道仪测试编题(三)                   隐蔽信息测试法(CIT)                                                                           
11.2
多道仪测试编题训练(3)

50

20

20




90

12

12.1 多道仪测试编题(四)                    系统测试编题方法                                                                          
12.2
多道仪测试编题训练(4)

50

20

20




90

13

13.2 多道仪测试操作概要

13.1 多道仪测试操作训练

20


70




90

14

14.1心理测试发展前景                          14.2上政学科建设进展

5



25


60

90

15

15讲  随堂考核
综合应用,学以致用







90

配套

实践

环节


见相关章节中的实训内容


说明


本课程采用“三四五式”实训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三个部分:理论要点、典型案例、操作训练;

教学过程四个环节:概要讲授、观摩评析、互动参与、社会实践;

教学手段五种方式:教师讲授、视频观摩、应用评析、角色扮演、课网自修。

在科学、直观、生动、参与式情境中,了解技术的应用发展概况,领会技术

的要素和应用要点,侧重应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大纲编写

责任人


实验实训中心  (教研室) 范海鹰   (签名)

2018 32  

教研室审核

意见


实验实训中心  (教研室) 范海鹰   (签名)

2018 32  

系审核意见


(签名)  (公章)                                                       年      月     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