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双带头人”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系列活动暨刑事司法学院教工党支部5月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者:张常钰发布时间:2020-05-31浏览次数:557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站在历史的重要节点上,加强“四史”学习教育,有着十分紧迫而又深远的重大意义。5月31日刑事司法学院教工党支部关于“四史学习”的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举行,本次活动由刑事司法学院教工党支部、刑事司法学院“双带头人”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刑事诉讼法教研室、上海政法学院检察制度比较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刑事诉讼法教研室党支部全体党员刑事司法学院教工党支部全体党员、民主党派代表,上政第21学生支部全体成员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双带头人”工作室负责人王娜同志主持。

本次活动内容分为 “兄弟党支部”进刑事司法学院“双带头人”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刑事司法学院教工党支部微党课系列启动仪式、微党课系列第一讲开讲、寄语党组织关系转出的党员同志4个部分。华东政法大学的王涛同志和我院的胡萍同志分别介绍了各自党支部的基本情况,王娜同志提出,今后这种跨校合作办活动,将立足于党支部、华东检察研究院、上海政法学院检察制度比较研究中心等平台,构建双方在党建和专业发展方面的综合合作机制。

在刑事司法学院教工党支部微党课系列启动仪式上,胡冠时同志提出,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将刑事司法学院“双带头人工作室打造成用党建带动专业学习、“四史”学习教育的新课堂。彭文华同志认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历史,就是解决奋斗中的思想问题。刑事司法学院教工党支部微党课系列是“四史”学习的一种创新模式。

在教工党支部微党课系列第一讲张丽艳同志围绕“学四史、守初心”讲述学习四史的意义: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需要;是提升党性修养的需要;是提高干部工作能力的需要。王娜同志解读202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王戬同志、王涛同志、王晓华同志分别围绕“中国检察制度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近代检察制度的发展”、 “西欧中世纪起诉制度与检察制度萌芽”等主题讲述检察制度的发展历史。魏化鹏、骆群、袁小玉、马岩等同志围绕上述内容进行了中外比较的交流研讨。

由于工作调动,杜孟静同志的党组织关系发生转移,在本次主题党日活动上,杜孟静同志深情地回顾了在党支部的点点滴滴,大家纷纷寄语杜孟静同志。刑事司法学院教工党支部,永远是大家温暖的家。

本次主题党日活动体现了党建和专业融合、“双带头人”工作室和教工支部建设融合、学生党支部和教工党支部融合、跨校合作、线上和线下融合等特点,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活泼,深受大家的喜爱。在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之际,在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关键时刻,本次主题党日活动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胡萍撰稿)       

                                           

刑事司法学院教工党支部

刑事司法学院“双带头人”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室

上海政法学院检察制度比较研究中心

2020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