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来,根据上海市教委的防疫指示、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刑事司法学院全体师生积极响应国家“疫苗接种,应种尽种”的通知,持续开展疫苗接种工作,目前已有近八成的师生完成接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精神,积极响应学校“我带头、我承诺、我亮相、我奉献”主题活动的号召,发挥学生的朋辈效应和带头作用,自3月28日起,每周二、周末,刑事司法学院易班中心和上政第18学生党支部、第19学生党支部、第20学生党支部、第22学生党支部牵头发起疫苗接种志愿服务。刑司的志愿者们遍布青浦疫苗接种点,如汇金路文体中心、盈绿路健身训练馆等,志愿者的工作时长每次长达8小时以上,但志愿报名工作依然开展的热火朝天。同学们不辞辛苦,踊跃投入到社会公共卫生事业,极大地缓解了接种点志愿者匮乏的问题,为国家防疫工作贡献力量。
到目前,刑事司法学院已有近30名志愿者通过报名,与社会志愿者一起参与到实际的志愿服务中去。根据疫苗接种流程,志愿者们在负责人的分工下,认真地承担着等候缓冲区、接种区、留观区等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
等候及缓冲区
因前来接种疫苗的市民人流密度较大,志愿者们不仅要协助保安维持现场秩序,并且要不时地提醒市民准备好接种必要的健康码、预约短信和接种条码截图,在场馆入口处需要检查条码,分批次引导市民进入场馆有序排队等候。因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性,刑司20092班的于依依协助场地工作人员进行人工建档工作。和老年人沟通需要更多的耐心和专注度,但是她仍在服务中找到了快乐:“我参与了两次志愿活动,看到大家在自己的服务下,逐渐了解疫苗,并成功预约接种,很开心,希望可以增多一些没有涉及过的志愿点。”
预检及接种区
接种区分为预检和接种两部分,前来接种疫苗的市民要先进行预检,通过和医护人员的交流咨询以确定身体情况是否满足接种疫苗的要求。现场还配备专业医师,对于较为复杂的情况将现场进行解答。
志愿者们则引导进入场馆的市民有序排队,并告知不要大声喧哗、禁止拍摄。对于不熟悉流程误直接闯入接种区间的市民,会耐心劝导其返回预检区确认个人身体情况。引导市民按照次序接种疫苗,及时疏导过于密集的接种窗口以提高接种效率。在接种区出口处还有志愿者引导已经接种完疫苗的市民进入留观区留观30分钟。
来自刑司19093的孙首航先后在预检入口、出口和接种区出口处进行引导、解答服务。面对巨大的人流量和成正比的工作压力,尽全力解答每一位前来咨询的市民的问题,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协调配合,不论在哪都站好岗,在她看来才不负报名的初心:“从自己打疫苗到帮助别人打疫苗,感觉自己对新冠疫苗的全民接种有了更加生动深刻的理解。当然,自己沟通能力和见识的提升,是劳累之外最大的收获。”
留观区
按照要求,疫苗接种后30分钟内要在接种场地停留观察,确认无不良反应后再离开。留观区的志愿者们则引导市民按顺序就坐,指引洗手间、饮水间,遇到突发情况则要及时上报应急台并辅助处置。
李睿思是刑事司法学院20092班的同学,留观区人流量大、情况比较复杂,但她仍然能够冷静处理,她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认为承担社会责任,是我们应当尽力而为的事,相比疫情期间冲锋陷阵的防疫人员,我们能够尽到自己微薄之力,为疫苗接种工作做出贡献,再苦再累也在所不辞。”
整个过程志愿者们都耐心的引导、答疑。并且帮助老年人以及弱势群体顺利接种。突发情况多、志愿服务时间长、工作强度大时间长,尽管如此,志愿者们还能够坚守在岗位上,始终如一地为前来接种疫苗的市民们服务,身体力行地诠释志愿精神和当代大学生地责任担当!(孙首航、李睿思撰稿)
刑事司法学院
2021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