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 刘军教授

发布者:裘欣璐发布时间:2021-10-14浏览次数:1640

教育背景

山东大学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外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研究所访问学者

工作履历

2005.08-2021.08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

2021.08至今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

学术团体兼职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

山东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山东省法学会监察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主要研究领域

比较刑法学、刑事政策学、被害人学、法律方法

科研项目

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

12020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项”:“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系统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0CXSXJ08),未结项;

22018年,山东省社会科学审判专项研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规范化研究”,项目编号:18CSPJ09),已结项;

32015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八批特别资助,“性犯罪记录制度的体系性构建”,项目编号:2015T80203),已结项;

42014年,国家哲学与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罪刑均衡的理论基础与动态实现”,项目编号:14FFX041,已结项;

52014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网络犯罪治理刑事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4CFXJ11,已结项;

62014年,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面上资助,“经验性该当与罪刑均衡的实现”,项目编号:2014M550130,已结项;

72010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刑法学中的被害人研究”,项目编号:08JDC013,已结项;

8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罪刑该当与量刑规范化研究”,项目编号:09YJA820042,已结项;

92019年,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刑法教义学案例库建设”,未结项;

102020年,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项目,《外国刑法学》,项目编号:SDYKC20004,未结项。

学术成果:

(请按照以下顺序填写,没有内容的类别删去即可,序号顺延。)

(一)专著或其他独立完成的著作(《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

1、《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规范化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21年版;

2、《罪刑均衡的理论基础与动态实现》,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

3、《网络犯罪治理刑事政策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年版;

4、《性犯罪记录制度的体系性构建——兼论危险评估与危险治理》,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版;

5、《刑法学中的被害人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二)论文或译文(《文章名》,载于《期刊名》+期刊发行期)

2008年以来发表的CSSCI核心期刊论文(以时间为序):

1、“监督过失责任:公共安全事故预防的一种特殊指向”,载《政法论丛》2021年第5期;

2、“认罪认罚从宽主体性协商的制度构建”,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3期全文转载;

3、“警察即时强制权规范化行使与公民基本权利保护”,载《东方法学》2019年第6期;

4、“热点与展望:我国网络犯罪问题研究的动态分析”,载《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

5、“技术侦查的法律控制——以权利保障为视角”,载《东方法学》2017年第6期;

6、“被害人教义学对于刑法解释的理念完善和具体运用,载《法律方法》第24卷;

7、刑法扩张的法教义学反思——兼论网络犯罪刑法解释的边界,载《法律方法》第19卷;

8、刑事审判中的利益衡量及其适用,载《法律方法》第18卷;

9、“减轻处罚的功能定位与立法模式探析”,载《法学论坛》2015年第3期;

10、罪刑之具体均衡:宣告刑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载《法律方法》第17卷;

11、“当罚、可罚与要罚:犯罪构造客观要件的逻辑递进”,载《政法论丛》2014年第5期;

12、 “法定刑配置的原则与方法——以量刑思维为着眼点,载《法律方法》第16卷;

13、 抽象危险犯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边界——以法教义学为视角,载《法律方法》第15卷;

14、 “腐败犯罪刑罚对策的另类思考——以危险性控制理论为线索”,载《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15、“该当与危险:新型刑罚目的对量刑的影响”,载《中国法学》2014年第2期;

16、“美国性犯罪记录制度的滥觞与发展——兼论我国性犯罪记录制度的构建”,载《刑法论丛》2013年第4期;

17、性犯罪记录公告制度的刑事政策分析——兼论梅根法在我国的适应性, 载《法律方法》,第14卷;

18、 “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关系再检讨——以法律思维的培养为视角”,载《法律方法》,第13卷;20134月出版;CSSCI扩展

19、   “犯罪动机如何影响量刑——兼论同罪亦当不同罚”,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第7期;

20、“危险驾驶罪的法理辨析——兼论法益保护的前期化”,载《法律科学》2012年第5期;

21、 方法论视角的转换与涉法涉诉上访案件的处理,载《法律方法》第12卷;

22、 “基准刑:撬动法定刑的阿基米德之点”,载《齐鲁学刊》2011年第5期;

23、 “量刑如何实现均衡——以量刑规范性文件为分析样本”,载《法学》2011年第8期;

24、 “意志如何是自由的?”,载《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4期;

25、 罪刑该当:从原则到方法的嬗变,载《法律方法》第11卷;

26、 “从法定刑到宣告刑之桥梁的构建——以《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为蓝本对量刑基准的解读”,载《当代法学》2011年第3期;

27、  “为什么是法益侵害说一元论?——以法益的生成与理论机能为视角”,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4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D414《刑事法学》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8、 “论罪刑之该当性”,载《法学论坛》2011年第1期;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2011年第6期,全文转载。

29、 “论刑法之波粒二象性——以交往行为理论为视角”,载《扬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独立。《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0年第4期学术观点转载;

30、 “论被害人加权责任的概念”,载《求是学刊》2010年第2期;

31、 “为什么‘刑法是一种绝对命令’”,载《东岳论丛》2010年第2期;

32、 “被害人参与量刑的理论与实践”,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6期;

33、  “被害人谨慎义务的对弈思考——以控制犯罪成本为视角”,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5期;                                                               

34、   《事实与规范之间的被害人过错》,载《法学论坛》2008年第5期;

35、   《刑法与行政法的一体化建构——兼论行政刑法理论的解释功能》,载《当代法学》2008年第4期;

36、    《公共政策的民主在场性言说》,载《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4期;

37、    《刑事和解的博弈论视角》,载《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