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心系留守”经济管理学院赴黔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访望谟山区贫困学子开展“一对一”爱心资助

发布者:徐璐发布时间:2017-08-17浏览次数:824

7月23日至8月6日,经济管理学院赴黔暑期社会实践队在贵州望谟期间,深入大山下乡3次,脚步行至乐旺、新屯、打易三个乡镇,共走访了13户贫困学子,核实学生信息后将推出“一对一”爱心资助项目,呼吁学校教职工、校友及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关爱山区留守儿童。此项工作得到了望谟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黄锦睿、检察院检察长孙国祥的关注,让实践队真切感到当地政府对“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视。

贵州地广人稀,一个镇的区域跨越几个山头是常态,孩子们徒步1-2个小时山路上学更是家常便饭,而路况复杂,易发生山体滑坡。乐旺镇走访,镇纪检委书记潘金钟一路同行,队员们抵达里偿村和乐旺。打易镇走访,副镇长周易带路,队员们抵达老寨、长田、二泥三个村庄。山路只能靠徒步,炎炎烈日队员们汗流浃背,但大山深处苍山如海的风景也让人心旷神怡。蜿蜒的山路,湍急的小溪,眼前靓丽的山野美景是孩子们每日上下学的必经之路。一到雨季,路面塌方严重,山体滑落的泥石甚至盖住小学的操场。每至一户,队员们小心翼翼地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观察屋内环境,普遍阴暗潮湿,卫生条件堪忧,多是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在家,据了解初中年级孩子每周的生活费仅需50,还能攒下钱买书。我们给每一户带去衣物、文具和一本经济学书籍《牛奶可乐经济学》,期望着一点点播种着“财商”的火苗。孩子有些沉默寡言,有些活泼可爱,一位小姑娘一见面就抱住了队员大姐姐,队员给她编辫子,希望通过温暖的举动进一步拉近彼此的距离。其中一家,仅有1名老人照顾着4位孩子,大一点孩子要做饭要带着年幼的每天经过蜿蜒的山路步行上学,幼儿的玩伴是猪圈里的猪仔,小猪还时不时揪着小女孩的裙角和她打闹,儿童的手脚生疮腐坏。但驻村干部告诉队员们,年轻人常年不在家,老人不会照顾“娃娃”,又不肯买医疗保险,怎么都做不通思想工作,更坚定队员们“扶贫重在扶志”的理念。当我们背过身去,让孩子们念出“上海政法学院”6个字时,他们并不知道上海是哪里,去过的最远处只是望谟。一家男孩儿成绩优异,今年中考,分数本录取黔西南州府兴义的中学,却无奈选择留在望谟县就读高中。“哥哥姐姐你们留下来再陪我会吧”离别时的五味杂陈,堵塞了队员们的胸口。

“精准扶贫,心系留守”,一户户一家家,实践队走访贫困儿童家庭,收集真实资料,反馈信息,利用网络平台发起“一对一”爱心资助,号召爱心人士每月固定资助200—500不等,帮助她顺利完成学业。乐旺、打易,都留下了野马浜人的汗水和脚步。通过深入大山,实践队员们意识到,山区的孩子缺乏家庭教育,生活卫生条件堪忧,懂事的孩子从小操持家务,有些成绩优异,也存在着辍学率和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等社会问题。“扶贫”“扶志”需双管齐下,孩子们更需要精神上的陪伴、思想上的引领,通过外界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终能走出大山。撰稿、摄影上海政法学院赴黔实践队

 

 

 

经济管理学院

二〇一七年八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