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悠悠总理情 激扬青春中国梦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4-16浏览次数:409

 

   2018年414日上午,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学生党员来到思南路73号中国共产党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参观学习。这里是中国共产党于国共谈判期间在上海设立的办事机构,对外宣称是周恩来的寓所,所以这里有个大家更为熟知的名字——周公馆。

 

 

  周公馆是一幢建于二十世纪20年代三层的花园别墅,抗日战争结束后,为了进行国共谈判,中国共产党于1946年6月在此设立驻沪办事处,周恩来、董必武等曾多次在这里会见宴请各界及外国人士,并举行记者招待会。简朴的陈设宁静的院落的背后是一份红色记忆和一段峥嵘岁月,“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钜”,党员们凝视着花园中伫立的周恩来总理铜像,不由感慨万千。因为有了革命先辈不怕牺牲的浴血奋斗精神,才有了今天宁静祥和的生活。

 

 

  通过参观,学生党员们表示,一定要传承优良传统,不忘初心,在新时代努力奋斗,积极建言献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生党员参观感悟:

刘博:我总觉得,一个人走完一生,如果能够被世间铭记,那便是最大的成功。而周总理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人。我没有和总理生活在一个年代,而是享受着他们老一辈革命先烈用血泪和生命为我们换来的的安宁祥和。今天,走在馆中,我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早已烙印的骨骼上的爱国情怀与报国热血猛然迸发。周总理已去世近半个世纪,然而他的爱国情却依然留在这馆中,留在城市的一砖一瓦上,留在这中国的大地,感染着一辈又一辈的年轻人,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总理的爱国情滋润着每个参观者的心,如同这清明时节的纷纷雨滋润田地一般。我相信怀着总理的爱国情,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们茁壮成长,拼搏奋斗,定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伟大目标。

 刘芳芳:一路参观下来,我为总理的人格魅力深深的感染。他经历了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后成为共和国的开国总理。他那博大的胸襟、高超的外交艺术令我折服,他那为了人民无私的忘我精神更令我钦佩。这样一位伟大的总理,却什么也没给自己留下,甚至没有留下后代,留下的只是我们对他无限的崇敬和怀念。

秦怡:周公馆早已不是一栋普通的小楼,而是一代又一代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努力奋斗的先进人士的战场。他们前赴后继,他们坚定信仰,他们用满腔热血来换取中华民族的涅槃重生。现如今周公馆似一位历经风云变幻,满面沧桑的老人,向世人诉说着曾经激情的岁月,也警示着后世之人。自近代以来,中国从未像如今这样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唯有不忘历史,谨记“红船精神”,才能更好地建设国家,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摄影、撰稿:梁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