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法学院国际商务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2)

发布者:丁继珂发布时间:2023-03-01浏览次数:390

附件1

 

上海政法学院国际商务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2

 

 

授权学科

名称:国际商务

代码:025400

 

 

 

2023年 2 月 28  


一、编写本报告是自我评估的重要环节之一,贯穿自我评估全过程。

、本报告采取写实性描述,尽可能图文并茂。报告中所描述的内容和数据应确属本学位点,必须真实、准确,有据可查。

、本报告的各项内容统计时间2022.1.1-2022.12.31

、本报告所涉及的师资内容应区分目前人事关系隶属本单位的专职人员和兼职导师(同一人员原则上不得在不同专业学位点重复统计或填写)。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成果(论文、专著、专利、科研奖励、教学成果奖励等)应是署名本单位,且同一人员的同一成果不得在不同专业学位点重复统计或填写。引进人员在调入本学位点之前署名其他单位所获得的成果不填写、不统计。

、本提纲为建议提纲,仅供参考,各学位点可根据上级部门文件要求结合学位点实际情况编写,鼓励编写体现学科特色的报告


一、总体概况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于2004年经上海市司法局批准正式成立,2005年第一个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始招生,成立之初,本学科按照“以需育特,以特促强”的学科发展规划,依托学校法学优势,突出法商融合和多元化实践教学。2007年获批法与经济研究中心。2014年随着上合基地在我校奠基揭牌,本学科主动对接和服务国家战略,聚焦“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新经贸空间和行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培养“一带一路”特色经贸人才。2015年获批东北亚研究中心,2017年获批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20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获批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成功举办“上海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第13次圆桌会议-暨第二届‘一带一路’数字经贸新空间发展高端论坛”。经过十八年跨越式发展,学科在特色方向、学术平台和影响力等各方面均已取得了较好成绩。国际商务学科涵盖多个专业领域,包括“一带一路”经贸安全,国际金融与投资,跨境电商等。

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点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嵌入企业实际运营,采用校内理论授课与校外实践教学结合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导师队伍建设,聘任校外导师15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商务技能和国际商务创新开拓能力。聚焦当前国际经济关系及商务合作发展的新趋势,整合我校经管类学科校内外优质办学力量,发挥我校法学学科和“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资源优势,凸显“法商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强化商务实践育人应用能力培养,以适应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国际商务人才的新要求。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力的培养,多元化实践教学特点突出,与各类大中型专业外贸公司、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跨境电商企业、有关行业协会等建立实践基地,定期聘请实务部门有丰富经验的专家讲课或开设讲座。

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点的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截至2022年,国际商务硕士研究生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海市大学生创业仿真决策大赛、立格联盟研究生法商学术论文大赛、“上海高校国际贸易协作组第13次圆桌会议等比赛中均获得较好成绩,学生就业率达到100%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旨在培养能够适应复杂国际商务环境,洞察国际商务领域发展动态和前沿问题,通晓国际商务理论、国际经贸法律和惯例,具备完善的国际商务知识体系,熟练掌握现代国际商务实践技能,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从法律及国家安全视角对国际商务相关问题的分析与决策能力,胜任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国家机关从事国际商务运作与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商务专门人才。专业方向包括数字贸易规则与WTO电子商务谈判、“一带一路”与国际投资、经贸理论与政策等。

(三)人才培养情况

2022年度,共招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研究生16人,参加招生复试的考生32 招录比为2:1选择余地大。考生为全国性生源,质量较高。考生毕业院校中,“211”院校占比约为 20%,省市重点建设高校占比约为25%第一志愿报考人数为10人,尽管第一志愿报考人数不足,但是调剂生源充足随着专业知名度的提高,第一志愿报考人数逐年递增(具体见表1

1 研究生规模及结构

   

报考人数

招生人数

授予学位人数

在校生人数

国际商务

10

16

20

36

 

2022年度,我校国际商务专业迎来了第二届硕士毕业生。2022年度共毕业研究生20人,授予学位20人,学位授予率达到100%。毕业生就业去向中,协议和合同就业为15人,升学2人,就业质量较高,主要分布在银行、教育单位、国企、公务员等行业。毕业生对其毕业去向满意度较高。根据我们的调研及用人单位的反馈,就业单位对我校国际商务硕士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政治素养、道德品质、岗位工作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均给予了较高评价(具体见表2)。

 

2 研究生就业发展情况

就业情况统计

毕业生数

授予学位数

就业情况

就业人数及就业率

协议和合同就业

自主创业

灵活就业

升学

境内

境外

19

19

15

0

0

0

2

17

就业率100%

主要就业去向

类型

就业单位/就读院校(填写人数最多 5 家单位的人数及比例)

就业(不含升学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中信期货有限公司

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

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人数及比例

2

1

1

1

1

升学

境内

 

 

 

 

 

人数及

比例

 

 

 

 

 

境外

爱丁堡大学

乔治敦大学

 

 

 

人数及

比例

1

1

 

 

 

签约单位类型分布

单位类别

党政机关

高等教育单位

中初等教育单位

科研设计单位

医疗卫生单位

其他事业单位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三资企业

部队

其他

签约人数

1

1

0

0

0

0

8

2

3

0

2

(四)师资队伍情况

我校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点现有25名校内导师,其中教授7名,占28%;副教授12名,占48%;讲师6名,占24%。职称结构合理。从专职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看,教师总数35名,校外行业导师13名。

从学历结构看,博士学位与在读博士教师占100%,其中60%以上为985高校博士毕业,学历水平较高。

从年龄结构来看,31-40岁教师10人,41-50岁教师15人,50岁以上教师7人,上述三个年龄阶段的教师人数分别占教师队伍的33.3%、42.9%和20%。年龄结构合理(具体见表3)。

3 专业导师基本情况

专业技术职务

人数合计

≤35岁

36-40岁

41-45岁

46-50岁

51-55岁

56-60岁

≥61岁

博士学位

教师

正高级

7

0

0

2

2

1

2

0

7

副高级

17

2

2

7

4

2

0

0

17

中级

11

5

2

4

0

0

0

0

10

总计

35

7

3

11

4

5

2

0

34

 

为了加强毕业生在行业中的实践能力,促进科研与行业的结合,我校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点还聘任了行业导师13人(具体见表4)。行业导师涵盖了国际商务的多个领域,皆为行业中的业务骨干或企业中层以上领导。

行业导师中40岁以下占38.46%,41-50岁占38.46%,50岁以上占23.08%。从年龄结构看,行业导师年富力强,具备较强的行业实践指导能力。

在学历和职称结构方面,行业导师中研究生以上学历有11人,占84.62%;中级以上技术职称7人,占53.85%。技术水平较高,能较好地进行业务指导。

4 校外导师基本情况

行业背景

人数合计

≤40岁

41-50岁

51-60岁

≥61岁

学历

专业技术职务

硕士

博士

中级

高级

商事法律

1

1

0

0

0

1

0

0

0

金融投资

管理

7

3

3

0

1

5

1

3

0

会计审计

3

1

1

1

0

1

2

1

1

商务管理

2

0

1

1

0

1

0

1

1

  

13

5

5

2

1

8

3

5

2

 

(五)科学研究情况

2022年有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顺利立项,获批5项省部级课题,课题获得者以新进入校的年青教师为主。横向课题6项,获得63万余元资金支持。在Manufacture's entry and green strategies with carbon trading polic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SSCI/SCI一区期刊发表论文5篇,二区期刊发表论文3篇,此外,还在《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南方经济》、《经济纵横》、《科学与社会》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六)服务贡献

2022年是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较大的一年,我们在关注国家及地区社会发展新动向的同时,一直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的最新趋势,努力为地方经济的国际化建言献策。2022年度,持续围绕“建设长三角数字干线,打造创新核示范城区”这一主题,与市政协、青浦区政协、青发集团等共同开展了实地调研和研究工作。在此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自身理论优势,发挥高校的智库功能,为青浦区传统产业的转型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培养与发展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提升了协同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在实践过程中,与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和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得到了各级政府和企业的高度认可,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国际商务专业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是培养高素质、有国际视野的研究生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商务专业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教学内容和方式、开展实践活动以及建立评估和监督机制来实现,全面提升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

此外以经管研究生党支部(上政第30学生党支部)、经管研究生管理委员会为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和抓手,创建了“经研学社”、“经雁计划”的学术与实践品牌,以建设一支强学术、重实践,规范、有序、创新、进取的学生党员队伍为目标,不断探索特色主题党日、创新组织生活,打造支部活动的新模式、新方法;立足于学科特色,培养“法商”结合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引导党员将小我融入大我,提升党性修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厚植家国情怀,为国家“一带一路”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经研之力。2023年,上政第30学生党支部被评选成为校“样板党支部创建单位”。

(二)研究生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党建引领、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导师指导等方面开展国际商务专业研究生的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实践意识,为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党建引领方面,发挥研究生党支部的特色,以“经研学社”和“经雁计划”两个特色品牌为基础,发挥法商融合的学科特色,注重学术成长和实践提升两方面的培育,如多次开展主题学习、校社企志愿服务与实践活动、“Citywalk行走的党课品牌活动等,推动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入脑入心。将学科特色其与支部建设相结合,实现党建事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支部党建引领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课程教学方面,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融入实际教学过程中,重视课程思政建设。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帮助研究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其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实践活动方面,组织研究生参与实践活动,如企业调研、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实际效果。

导师指导方面,建立健全导师制度,导师通过与研究生的交流和指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

(三)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学术育人”、“实践育人”平台的搭建。强化研究生党支部党建工作引领,创建了“经研学社”、“经雁计划”的双色品牌,提升研究生综合能力素质。

1、向下生根——“经研学社”绘红底

党建+信仰红,政治引领有高度。一是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带领学生党员定期认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建带团建,通过开展学党史主题沙龙、悦读红色经典、图书漂流、微党课、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引导研究生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党的光辉历史、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推动思想理论武装入脑入心,激发学生知党史、明党情、担使命,勇担当的精神。

党建+专业红,组织引领有力度。结合经管研究生特点,发挥学科优势,将党务管理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将党建工作与学术科研等工作密切联系起来,通过开展学术沙龙、专业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邀请学院教师、共建支部党员参加支部组织生活,围绕科研学术、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开展党建+专业“党建+科研”新模式。

2、向上生长——“经雁计划”展蓝图

党建+服务蓝,志愿引领有温度。组织学生党员积极参加校园、社区等志愿服务,发挥学科优势,强化责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如服务校园,与本科党支部、团支部开展共建,党建带团建,为本科同学分享考研、学术、实习实践经验,研究生党员与学业困难同学结对子,一对一开展帮扶工作。服务社区,开展社区“金融防诈宣讲”、“理财课堂”等志愿服务,利用所思所学回馈社会,提高自身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

党建+实践蓝,创新引领有宽度。丰富校内实践、校外实践活动形式,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参加实习实践、调查研究、志愿服务,为家乡建设发展贡献力量。如走入家乡,开展“雁回家乡”调研活动,挖掘红色资源和红色故事,传播红色精神。走入企业,“雁行计划”开发校外实践基地,拓展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实习实践、求职就业提供平台和机会,服务经济发展。

三、研究生培养过程、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一)课程建设与实施方面

1. 研究生主要课程开设情况

本专业课程实行学分制,分为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必修环节五类,应修总学分不少于40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5学分、学科基础课5学分、专业必修课12学分、专业选修课12学分,另外还需取得必修环节的6学分。

1)核心课程。我院国际商务专业共开设国际贸易政策与实务、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国际商务谈判、“一带一路”法律概论、国际商法、国际贸易风险与防范专题、计量经济学等核心课程23门(含目录二级学科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的教学目标:从国际商务专业基本理论入手,夯实国际商务基本理论;通过讲授重大理论,学术前沿,培养和提升学生对国际商务理论和经济学规范的理解能力;通过经典案例和热点案例研习,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和经济学原理的运用能力。

2)特色课程。为培养国际商务研究生的国际化视野,我院国际商务硕士点专门开设了一带一路经济合作专题、一带一路法律概论、国际贸易风险与防范专题、数字贸易与经济安全专题等前沿课程,为提升学生的高端实务技能,我院国际商务硕士点专门开设了跨境电商数据分析与运营、商务大数据处理、国际金融与投资法律实务专题等实务类特色课程。

大部分特色课程邀请了实务专家参与教学,以案例讨论的研习方式传授“法商结合”知识与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融法于商思维,提升法律与经济相结合的应用能力。

5 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主要课程

               开设的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不含全校公共课)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学分

授课语言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国际贸易政策与实务

专业必修课

徐华、王晓卓

教授、讲师

2

双语

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

专业必修课

李婧

副教授

2

双语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

专业必修课

黄晓东

副教授

2

双语

国际商务谈判

专业必修课

徐华

教授

2

双语

一带一路法律概论

专业必修课

王铼

教授

2

中文

国际商法

专业必修课

贾琳

教授

2

中文

跨境电商数据分析与运营

专业选修课

徐华

教授

2

中文

一带一路经济合作专题

专业选修课

李新

教授

2

中文

一带一路营商环境与文化专题

专业选修课

王苑

讲师

2

中文

国际贸易风险与防范专题

专业选修课

李鹏

副教授

2

中文

国际营销

专业选修课

潘汇丰

副教授

2

中文

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专业选修课

李婧、李璟

副教授、讲师

2

中文

数字贸易与经济安全专题

专业选修课

刘宪

教授

2

中文

商务大数据处理

专业选修课

徐华

教授

2

中文

计量经济学

专业选修课

刘志强

教授

3

中文

公司金融

专业选修课

黄晓东

副教授

3

中文

国际贸易与跨境电商法律实务专题

专业选修课

刘志强、王盛哲

教授、讲师

3

双语

国际商事仲裁与非诉讼机制法律实务专题

专业选修课

刘星显

副教授

3

双语

国际金融与投资法律实务专题

专业选修课

刘宪、谢可训、华腾达

教授、教授、讲师

3

双语

2. 教学成果获奖情况

学院充分利用我校上合基地平台优势,聚焦“一带一路”贸易新空间和新趋势,强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第二课堂的相互协调和补充,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力度。同时,在法商结合方面,本专业构建了“双核双系统交互驱动模式”,即法科与商科“双核”融合,形成了法商融合的课程体系,增设了法学必修模块。以此为基础,申报的教学成果“整合中国-上合基地资源培养“二维一体”涉外法治人才”,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具体见表6)。

为了加强案例教学,学院在继续完善《国际贸易政策与实务》、《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国际商务谈判》等6 门学位专业课外,新开发《国际贸易政策与实务案例库》《跨境电商实务案例库》《国际商务谈判案例库》等3门课程案例库。

6  获得代表性教学成果

获得代表性教学成果列表(含教学成果奖、教师教学竞赛、示范性课程、代表性案

例库、规划教材等教学相关成果)(限10 项)

成果名称

成果等级

获批部门

获批时间

负责人

整合中国-上合基地资源培养“二维一体”涉外法治人才

省部级

特等奖

上海市教委

2022

石其宝

国际经济贸易一流本科专业

上海市

上海市教委

2022

徐华、王晓卓等

国际贸易政策与实务案例库

 

上海政法学院

2022

王晓

跨境电商实务案例库

 

上海政法学院

2022

徐华

国际商务谈判案例库

 

上海政法学院

2022

郝洁

3. 教学改革创新做法

1)理论+实践的融通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为引领的教学体系。实践“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育策略,建立了“理论教学-认知演示-虚拟操作-平台实训-专业比赛引领-创新创业指导”的实践教学体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产教融合。

2)法商结合,在教学上,形成了“双核+双系统”教学模式,即法科与商科“双核”融合,企业和学校“双系统”互动,提升校企、教学的集成交互效能,创设法商融合情境仿真教学实践。

2)“双导师”指导机制。每位研究生都配备了校内、校外双导师。校内导师为学生提供学术上的支持和指导,为学生的理论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校外导师与学生分享实际行业见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市场趋势和企业需求,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例如实习、项目合作或企业访学。

4)综合性的评价机制。学生的学术和实践表现将通过考试、作业、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研究报告和文献阅读等多种方式来评估,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展和研究、实践能力发展。

4. 教学督导情况

为了保证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我们采取了由教学管理部门、学生评教、同行评价、考评专家组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教学质量监控的常态化和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课程评价综合考虑学生、同行专家(教学督导员)、领导评价分数。2022年度,督导听课、同行评议和学生评教涵盖了所有国际商务研究生课程。督导评价优秀率达到80%,同行听课评价优秀率达到90%,学生评教优秀率达到95%以上。

(二)导师选拔培训与师德师风建设方面

我们高度重视导师队伍建设,通过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建立严格的导师遴选制度、实行导师队伍的动态管理机制、强化导师的岗位责任制、将终身教育理念引入导师队伍建设,通过一系列的培训与研讨活动,促进导师的持续专业发展。

在校内导师建设的同时,根据本学位点校外导师聘任管理相关办法,开展校外导师聘任工作,共聘任校外导师18人,均为行业翘楚或实务经验丰富的业内骨干。

研究生导师的遴选和聘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明确研究生导师的岗位和职责,经由教师申请、学位点初审、学位点导师组审议、公示、研究生处复审、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表决等多道程序,做到实事求是,择优聘任,严格考核,保证质量。

强化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加强思想政治素养,增强投身教书育人的理想信念,提升专业指导能力。稳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积极打造高层次师资队伍。坚决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创新研究生指导方式,潜心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为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担当与创新保障。

积极探索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通过“教师思政品牌”创建活动发掘教师优秀工作案例,把研究生导师凝聚在党的周围,充分发挥党支部教育监督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专题培训,建设思政师德,进一步坚定教师理想信念,塑造良好师德师风。

(三)实践训练情况

在实习实践环节,我院采用了双导师系统,并创建了校企教学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由行业领导和专家组成,涵盖了外贸、银行、企事业单位和我校的基地专家团队。学生的指导团队包括我校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以及行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实践。为确保为国际商务硕士专业研究生提供高质量的实践机会,经济管理学院与行业进行了深度合作,并建立了完善的实习实践基地保障机制。同时,设立了一套实习实践环节的奖励与实践效果评估机制:评选优秀实习实践生和实践导师,对学生实习实践和导师指导效果进行评估等。

学校重视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近几年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18家,近五年新增三个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其中年均实习生容量达到35余名左右,并提供专项经费予以支持。与海商会、中国银联、万联证券、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等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为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提供稳定而充足的实践保障。目前实践教学基地在接收研究生数量等方面能保持相对稳定(具体见表7)

7 学位点实践教学开展情况

学位点实践教学开展情况

实践环节名称

学时/学分

授课对象

考核方式

专业实习

45/3

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生

专业实习报告

代表性实践教学基地(限填20 个)

序号

实践基地名称

地点

建立年月

接受人数

3

上海山鹰国际商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杨浦区安浦路645号

202107

2

4

上好佳(中国)有限公司

青浦区徐泾镇沪青平公路2277

202001

2

5

上海市赵巷商业商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青浦区赵巷镇佳杰路99弄2号

201901

2

6

必维国际检验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市松江区莘砖公路518号

201612

2

7

上海雪标进出口有限公司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民生路1518号

201501

2

8

中兴融资租赁实践基地

静安区北京西968 号嘉地中心

201405

2

9

法兰克福展览实践基地

浦东浦建路145 号

201412

1

10

徐家汇商城集团实践基地

漕溪北路88 号圣爱大厦

201303

1

11

大同证券实践基地

长寿路360 

201210

1

12

元祖梦果子实践基地

青浦区赵巷镇赵兴路90 

201201

2

13

上海市奥特莱斯实践基地

青浦区沪青平公路2888 号

201201

2

14

上海市中融信实践基地

浦东浦电路318 号

201006

2

15

上海静安南京西路街道实践基地

静安区延安中929 

201005

1

16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新区世纪大道证券营业部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竹林路101号,世纪大道1528602-603

200102

1

17

上海豫园实践基地

黄浦区方浜中269 

200610

1

18

上海市青浦工业园区实践基地

青浦区新桥路786 

200601

1

 

 

(四)学术训练学术交流方面

1.学院制度与经费支持

我们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学术发展和科研活动。为此,学院专门制定了研究生奖学金评选制度,旨在量化和细化学术成果,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成果发表。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学院还鼓励各课题组和教研室组织学术沙龙和分享会,并为此提供了经费支持,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我们不仅为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还专门搭建了各类学术平台,为研究生的学术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我们定期承办研究生学术会议,同时还邀请国内外著名的学者和专家来校进行线上和线下的学术交流。此外,学院还举办了研究生论文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为此提供了相关的经费支持。

2.学术活动组织情况

2022年度经济管理学院积极投身于提升教师与研究生科研能力,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提升学术综合素养。学院积极组织学术讲座,并成功举办“上海高校国际贸易协作组第13次圆桌会议”,共计100余人参会,收到师生论文38篇,评选出17篇获奖论文,促进了本学科科研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探讨和交流。。鼓励各课题组与教研室举办小型学术分享会,各教研室共计成功举办学术沙龙5次,冷餐会形式的学术交流会1次,在会上教研室邀请新进教师与研究生进行学术分享,并组织教研室研究生导师带领学生定期进行学术成果汇报,通过冷餐会这种轻松的形式对学术成果进行分享与互动,此举措受到学院大力支持,并鼓励在明年继续加大力度推广。

3.学术训练成效

1)学术氛围提升。学院自2022级研究生入学以来,通过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学术活动和培训,能够在论文开题之前就迅速进入学术研究工作,学院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增加,学术交流更为频繁,2022与2022级研究生都能够在没有课程的时间主动到学院与图书馆进行文献查阅与学术交流,通过学习通开设线上课程,教师与学生互动频繁。(2)学术与实践成果增加。2022年,学院研究生参加“2022年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知识科普暨乡村振兴青年短视频大赛”,并获得一等奖;参加长三角大学生金融创新实践大赛,获得三等奖;参加第五届“福思特杯”全国大学生精英挑战赛,获得优秀奖;多名同学组队成功参与“华为杯”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多位同学参与导师纵向、横向课题项目。2022年,学院全体研究生参加“上海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第13次圆桌会议-暨第二届‘一带一路’数字经贸新空间发展高端论坛”,获得二等奖6名,三等奖8名。

(五)研究生奖助方面

学校研究生奖学金由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和社会奖学金组成,其中学校奖学金包括学业奖学金及“五四奖章”“锦年奖”学术之星等配套专项奖学金。学校为研究生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帮困资助体系,除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学校“三助一辅”经费外,还包括救济突发困难的学校临时困难补助资金。2022年度研究生获得奖学金情况见表8

8 研究生奖助情况

奖(助)学金类别

金额

获评人数

获评比例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0

上海市奖学金

0

学业奖学金(一等)

12000

3

10%

学业奖学金(二等)

18000

6

20%

学业奖学金(三等)

22000

15

50%

(六)质量保证方面

在质量保证方面,我们深入挖掘制度与机制建设的潜能,构建了完备的培养机制、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并强化了规范管理。学院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确保各个教学环节均有明确的操作规范,使得质量监控实现了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持续实施“优质生源增长计划”,根据研究生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办学特色,合理定位生源目标,不断完善招生制度,持续组建招生宣讲团赴各地进行招生政策解读,吸引优秀生源报考。

制订了研究生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教务管理、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管理五部分构成的质量标准和规章制度体系,整个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制度与制度之间紧密衔接,使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有章可循。

为规范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保证研究生学位授予的客观、公正,确保学位授予质量,确保100%授位后的抽检合格率,《硕士学位管理工作细则》、《学位论文盲审实施细则》、《研究生违反学术道德与纪律处分条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工作办法开展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工作。形成了完备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内控机制。实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双盲评议”,送审率为100%。

全程监管,教学质量监控常态化。成立了由教学管理部门、学生评教、考评专家组、社会反馈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质量监控体系。质量监控走上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道路,促进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教学质量和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七)管理服务

学院坚持实行“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育人方针,保障实现全方位育人,除教学科研人员外,学院配备研究生教学秘书、研究生辅导员等行政人员,将研究生权益保护工作贯穿研究生科研、生活全过程。

成立了研究生管理委员会,实现全方位、专业化管理。畅通研究生反馈机制,重视研究生权益保障,建立了一系列制度规范研究生学习生活管理。加大安全教育与管理力度,健全了安全事件应急机制。

定期通过问卷、座谈方式对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和满意度进行调研。学生对各指标的满意度结果为:课程设置92%、教学质量96%、导师指导98%、实验条件85%、科研机会82%、校园生活92%,整体满意度较高。

四、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及创新做法

(一)师资队伍建设

本学位点已建成一支在教学、学术、实践等方面综合能力突出的师资队伍。该师资队伍职称结构较为优化、学历结构较高、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多元化,充满活力与发展潜力。除此之外,为了满足实践教学要求,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加强校企的合作与联系,还聘任了一批主要以校外实务部门为主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同时,通过产学研计划、国内外访学计划等,提升其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2022年度,3名教师入选“上海高校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

(二)科学研究

学校积极鼓励教师申报、参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022 年,累计获立厅局级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 8项。2022 年度横向课题工作继续稳步推进,与 6家单位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立项 6项,科研经费 63 万元。有效发挥了学院面向社会服务、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的作用,有力推动了学院科研发展(具体见表9)。

2022年度学校教师发表20余篇高水平论文,其中包括Manufacture's entry and green strategies with carbon trading polic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SSCI/SCI一区期刊5篇,二区期刊3篇,此外,还在《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南方经济》、《经济纵横》、《科学与社会》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具体见表9)。

9 科学研究情况

科学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

新增科研项目

新增纵向科研项目

总数(项)

总经费数

万元

总数(项)

总经费数

万元

8

 

8

54

新增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

新增横向项目数

总数(项)

总经费数

万元

总数(项)

总经费数

万元

8

 

6

63

Ⅳ-2-2 在研代表性科研项目(限 10 项)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类别

起讫

时间

 

负责人

到账经费(万元)

1

高等教育慈善事业发展的金融促推机制构建

省部级重点

课题类

2022

冯涛

5

 

2

企业技能教育管理体制研究

国家级一般

课题类

2022

 

鲍长生

20

3

 

法经济学视角下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完善研究

省部级一般

课题类

2022年

 

袁远

8

 

4

数智化赋能上海绿色科创平台的机理与策略研究

省部级一般

课题类

2022

 

李璟

8

 

5

“双碳”目标下供应链企业绿色创新协同研究

国家级一般

课题类

2022年

 

李璟

20

 

6

“数字经济赋能智慧农业发展的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

国家级一般

课题类

2022年

 

杜建军

20

获得代表性科研成果列表含论文、专著、科研获奖、专利、标准、咨询报告等)(10 

成果名称(获奖、论文、专著、咨询报告等名称)

获奖类别及等级,发表刊物、页码、及引用次数,出版单位及总印数咨询报告采纳情况等

 时间

负责人

署名情况

Measuring online relationship avoidance in tourism research: 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B1级/SSCI或SCI一区

2022年9月

潘汇丰

第一作者

Perceived price and trustworthiness of online reviews: different levels of promotion and customer type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B1级/SSCI或SCI一区

 

2022年8月

 

潘汇丰

 

第一作者

The moderating role of mobile promotion during current and subsequent purchasing occasions: the case of restaurant delivery servi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B1级/SSCI或SCI一区

 

2022年1月

 

潘汇丰

 

第一作者

An Empirical Test of Brand Love and Brand Loyalty forRestaurants during the COVID-19 Era: A ModeratedModeration Approach

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B1级/SSCI或SCI一区

2022年3月

袁光辉

 

Manufacture's entry and green strategies with carbon trading policy

Manufacture's entry and green strategies with carbon trading policy,B1级/SSCI或SCI一区

2022年7月

李璟

 

Relationship dynamics of review skepticism using latent growth curve modeling in the hospitality industry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B2级/SSCI或SCI二区

2022年2月

潘汇丰

独立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 Security Early Warning System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and Data Mining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Neuroscience,B2级/SSCI或SCI二区

 

2022年5月

 

袁光辉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x Policy on Haze Control in China—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

Sustainability,SSCI2区)

 

2022年3月

 

李霞

 

 

(三)服务贡献

学院持续发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这一特色平台的集群效用,注重与国家经贸安全战略的紧密对接。为了鼓励研究生深入学习和研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在课程相关的调研报告、案例分析学术论文等方面给予引导。支持研究生赴重要国际组织或区域组织实习,侧重支持研究生赴“一带一路”倡议关联地区的重要国际组织或区域组织实习。并鼓励研究生参与国家安全、国际交流合作的国际比赛竞赛,帮助其积累经验,树立国际视野。

五、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第一志愿报考人数不足

因为本学位点设立年份较短,目前仅有两届毕业生,学生不够熟悉,导致报考人数较少,第一志愿录取率较低,主要依靠后期调剂录取。但调剂的生源质量普遍较高,其中不乏211高校毕业生和国内知名财经院校毕业生,录取平均分达到380分以上。

(二)高水平教师团队还需进一步提升

国际商务研究生的师资队伍是基于经济管理学院原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及相关本科专业建立起来,在专业知识传授上经验丰富,教学质量得到较好的保证。但在教学案例库的更新上数量较少,存在社会实践经验略显不足的问题,在社会服务和政策咨询成果上也有待提高。此外,教师团队未有效实现国际商务实务与教学的转换、科研与教学的转换。

(三)实践基地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我们虽然建立了足够数量的研究生实习基地,同时拥有行业来源多样性外部导师,但在实习基地的合作方式上较为单一,还需进一步创新。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与实习基地工作人员或指导老师沟通交流渠道不畅等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实习效果,还需通过各种实践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更好的适应实践活动。

(四)国际化办学水平有待恢复

学院在国际合作办学方面进行了一定规划,包括研究生的短期交流、学分互换和双硕士培养等。目前这些部分项目还在恢复实施的阶段,需要根据学校的总体策略,分阶段提高国际化教育的水平,确保在教育方法、层次和水平以及实际效果上取得明显进展。

六、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针对上述四方面的问题,2022年度我们准备采取以下举措:

一是持续加强实施“优质生源增长计划”的力度,根据研究生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办学特色,举办线上和线下的招生宣传活动,通过各种渠道向潜在学生传递学位点的优势与特色。制定针对性的招生策略,吸引更多的高质量生源。

二是加强高水平教师团队建设。对现有教师进行进一步的职业培训,尤其在社会实践经验和教学案例库更新方面。加强兼职教师和校外导师的学术研究与实践能力培养,鼓励他们与学生进行更频繁和多样化的互动。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依托现有课题,在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方向上,立足社会服务,产出产教研相融合的实践成果。

三是完善实践基地与学生实习体验,与实习基地深化合作,创新合作方式,提供更多元化的实习机会。设立专门的实习指导团队,解决学生与实习基地工作人员或指导老师的沟通问题,确保实习过程顺畅。举办定期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加强实践与学习的结合。

四是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逐步恢复并扩展研究生的短期交流、学分互换和双硕士培养等项目,加强和国外高校联系,促进国际商务研究生的短期交流和学分互换,并定期评估国际合作办学的效果,确保教育方法、层次和水平持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