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开展系列校馆协同育人计划,上好“场馆里的思政课”,推动红色文化教育走深走实,2025年4月3日,上海政法学院唯实宣讲团携手青浦区东乡烈士陵园,为青浦区凤溪小学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文化宣讲活动。来自经济管理学院的赵思博、范梦妤、周抒怡、杨伟康、江奕、柳哲冉作为校“唯实宣讲团”成员,开展了精彩的宣讲。上政第27学生党支部10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同参与。活动由唯实宣讲团指导老师、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梁琦老师主持。
精彩呈现的背后,是志愿者们十余日的精心筹备。3月24日至4月4日,上海政法学院第25学生党支部、上海政法学院第26学生党支部10名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驻扎东乡烈士陵园,累计服务时长超200小时。他们反复推敲革命文物讲解稿件,模拟30余次现场动线,为小学生们铺就了一条有温度的红色学习路径。
此次宣讲以“铁骨筑长城,以血荐轩辕”为主题,围绕“烛台后的理论火把”、“草帽里的热血征程”、“家书中的真知灼见”、“石碑前的无声目光”四大篇章,通过“文物线索盲盒”引出三位前辈的故事,构建“寓情于景,见景付真情”的演绎手法,通过实物载体传承东乡烈士革命精神,以沉浸式教育引导青年感悟红色基因,将思政教育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助力青少年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厚植家国情怀。
这堂“场馆里的思政课”以革命精神传承为经、红色基因解码为纬、家国情怀培育为脉,青年学子化身“信仰破译者”:指尖触碰陈望道粽子的历史余温,在墨汁与蜜糖的交融中追寻真理甘甜;掌心托起草帽的岁月褶皱,于竹条纹理中触摸战火纷飞里的赤诚初心;手指轻启家书的泛黄信笺,让潦草墨迹诉说铁血柔肠中的革命智慧;目光凝望石碑的肃穆铭文,在深深刻痕里阅读沉默的忠诚告白。通过沉浸式展演重现“真理之甘甜胜糖”的精神密码,让思政教育在文物活化中焕发新生,在青年与英烈的跨时空对话中淬炼精神品格,于红色基因解码中铸就新时代的信仰丰碑。
在宣讲过程中,每位学生获赠定制青浦区东乡烈士陵园纪念徽章和内含烈士资料二维码、烈士语录的NFC挂件等的“烈士精神盲盒”。那些曾被电流杂音模糊的声纹穿越时光,一个时代隔着岁月长河,与当代人耳语相闻。除此之外,学生们还亲手擦拭了墓碑,向无名烈士敬献鲜花,在张张书签上书写寄语。
本次“场馆里的思政课”主题实践活动,是沉浸式红色教育创新行动,以青浦区东乡烈士陵园为“立体教科书”,突破了传统课堂边界。下一步,经济管理学院将继续以大思政课“五线并行”实践育人活动为载体,引导新时代青年增强永远跟党走的信仰信念信心,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源|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