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AI与涉外法治建设——盈科(上海)律所代表团来访上政经管学院

发布者:丁继珂发布时间:2025-10-21浏览次数:10

1020日下午,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代表团一行到访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双方就校所合作、法商融合及人才培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上海全球合伙人、管委会副主任郭韧,律所高级合伙人瞿琨,律所股权高级合伙人李悦,律所上海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陈文丽,律所上海高级合伙人夏冉,以及律所上海学术委员会理事方月。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石其宝,党委副书记、院长刘宪,副院长鲍长生,副院长刘星显,办公室副主任王苑,党委组织员徐璐等出席会议。会议期间,双方围绕高校与律师事务所在国际商务法律服务、跨境合规研究、人才培养及科研合作等方面的合作模式进行了充分探讨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双方一致表示,将以此次会面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推动校所协同创新,为服务国家法治建设与“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伊始,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石其宝代表学院对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代表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经济管理学院高度重视与行业机构的深度合作,希望通过与知名律师事务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推动法学与经济学的交叉融合,进一步提升学院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

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宪在会上介绍了学院的总体情况。他表示,学院目前设有8个本科专业,包括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审计学等,以及数字经济、国际商务、审计学、法经济学4个硕士学位点。学院近年来重点推进人工智能与数字化发展,积极拓展校企合作渠道,力求通过与企业、律所等社会实践主体的紧密协作,深入了解行业前沿动态。他认为,律师事务所与企业联系广泛、实务经验丰富,通过与律所合作,不仅能多元化地培养具有复合背景的创新型人才,也有助于教师团队掌握企业实务,促进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管委会副主任郭韧在会上介绍了律所的基本情况。她表示,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成立于2010年,目前拥有律师1306名、员工总数1789人,团队成员多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院校,整体专业实力雄厚。详细介绍了律所的商业运作模式、现代化办公制度以及对青年律师的培养机制和赋能体系。她强调,盈科始终致力于打造学习型、创新型律所,积极营造开放共进的专业成长环境。同时,律所成立了学术委员会,旨在推动法律实务与学术研究的深度融合。

瞿琨律师指出,通过与企业管理者的联动,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培养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专业人才。同时,律所律师也可与高校教师共同申报科研课题,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李悦律师认为,AI应用场景已成为当前法律行业关注的焦点。律师事务所希望借助AI大模型提升法律文件的垂直检索效率。然而,AI在法律领域的立法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也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陈文丽秘书长表示,当前AI技术迅速发展,为法律教育与实务融合带来了新的机遇。她建议将AI引入课程体系建设中,探索“AI+法律+商业”的交叉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数据资产实现企业创收已成为重要课题,高校亟需培养具备复合学科背景的综合型人才。

夏冉律师介绍,她同时负责香港中文大学上海校友会的相关事务,校友会学生实习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愿意为上海政法学院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习与实践平台。她还提到,律所在海外设有多个分支机构,未来可与上政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涉外法治研究与报告撰写方面加强合作。

方月律师表示,律师在长期执业中积累了丰富的案例资源,可通过专题讲座或授课形式与学生分享实践经验。同时,律所律师还可参与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助力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同步提升。

鲍长生副院长、刘星显副院长以及教师代表王苑等也先后发言。他们分别就法商融合教育、校所协同育人及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表达了与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在科研合作、课程共建及学生实习基地建设等领域深入合作的愿望。

最后,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宪作总结发言。他表示,经济管理学院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积极推动与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的务实合作。学院将依托留学生教育优势和学校上合基地的平台优势,进一步深化在国际商务、电子商务及涉外法治等领域的研究与实践。通过校所协同、资源互补,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与实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源|经济管理学院

     文|王苑

     图|虞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