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座谈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促进我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入开展,提升少数民族预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落实。42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明文苑A6-312会议室召开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座谈会。学(研)工部(处)、教务处等部门相关工作同志、历届预科生辅导员参加座谈会。会议由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徐丽红主持。

 教务处、学(研)工部(处)和学院相关工作同志分别就7年来预科招生——培养——转段情况进行了回顾。历届预科生班主任充分交流了各自带班经验以及心得体会。与会人员就预科生思想教育引导、课程体系优化、生涯规划教育、生活关心关爱、奖励激励机制构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徐丽红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自主培养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我校自2018年起承接教育部预科学生培养任务。7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相关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已完成6届预科学生的培养,顺利把230余名预科学生送入大学学段。接下来,学院将继续加强预科生培养教育,一是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将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与预科生培养深度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持续加强制度建设,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升预科生招生、培养、管理及服务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三是AI赋能搭建工作平台,打造民族学生工作品牌,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我校预科生培养单位,将协同教务处、学(研)工部(处)等部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通过机制保障、文化浸润、专业衔接、实践赋能等多维度举措,系统性构建少数民族预科生培养新格局,推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图︱张家睿

文︱苏力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