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系列活动之一: “名师下午茶”——与留学生共话文化传承与家国情怀

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搭建中外文化交流桥梁,11月13日下午13:00,我院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于A6-210开展了留学生“名师下午茶”活动,以“溯源历史文脉·共筑文明桥梁”为主题,以轻松互动形式助力留学生读懂中国历史文化、理解中国精神,为留学生呈现了兼具思想深度与文化温度的精神盛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文化自信的深厚土壤。杨华老师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名句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鲜活的案例,向留学生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特质,引入儒家的大同理念,阐述了中华文化对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并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寄语我校留学生,既珍视自身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尊重不同文明的多样风采,以包容之心构建和谐共生的世界,积极进行文化的双向传统,做人类文化传播的使者。

赵凌飞老师以“烽火中的坚守与丝路的传承”为核心,将抗日战争的壮阔历史与丝绸之路的文明脉络巧妙串联。他结合详实的史料与鲜活的事迹,阐释了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不仅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之战,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民族气节与家国情怀。同时,赵老师围绕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发展,讲述了中外文明在千年交往中相互包容、彼此成就的动人故事,让留学生深刻认识到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中国书法的展示环节让活动氛围达到高潮。杜浩老师系统讲述了汉字起源及篆书、隶书、楷书等五种书体的演变历程。为了让留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书法魅力,他还以书法主题的文创产品,如团扇、书签、摆件,卷轴等,逐一展示并讲解其文化内涵。在杜老师的细致讲解下,留学生们在笔墨书香中对中国书法承载的审美意趣与文化内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整场活动打破了传统课堂的界限,师生围坐一堂,从历史事件到文化符号,从哲学思想到生活美学,交流不断、思想碰撞。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艾莎分享道:“这次活动让我对中国有了新认识,抗战历史、丝绸之路,还有传统哲学和书法,都让我感受到中国文化特别丰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也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对中国汉字及书法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萌生了深入学习中国文化的强烈意愿。

此次活动延续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强国”系列活动宗旨,落实文化强国战略、创新思政教育与文化传播模式的生动实践。活动不仅让留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深入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更搭建了一座跨越国界的友谊桥梁,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注入了新活力。未来学院将继续打造更多兼具思想性、趣味性与互动性的文化活动,让各国青年在文化交流中增进理解、凝聚共识,共同书写文明互鉴的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诗韵

|陈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