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简介

一、学科现状

 

    我校20181月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科授权点,现在我们按照一级学科招生和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生。

 

    本学科点主要研究领域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本学科点有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1人,其中博士后出站人员5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1人。

 

本学科2007年获得上海政法学院培育学科立项,2012年获得上海政法学院优势学科立项,2012年参与上海市一流学科(法学B类)建设,2015年参与上海市法学高原学科建设。

 

5年来,本学科点一共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3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5项;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120多篇,其中重要刊物15篇;获省部级奖6项。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德智体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学术素质,具有较强文字能力,能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工具、能够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研究、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三、研究方向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本学科方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治理问题,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探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及其社会治理方略等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强化与法学、政治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2.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本学科方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逻辑与理论创新。注重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注重对探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的内在规律。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本学科方向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为当前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提供启迪与借鉴。注重对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注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的研究。注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研究,特别注重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

 

4. 思想政治教育

 

本学科方向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与实践方法。立足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思维培育的理论与实践,重点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问题和方法论,特别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规律。